中宏网北京7月26日电(记者 韩鹏飞)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发布。这一计划的推出,旨在应对人工智能在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所引发的各类复杂风险挑战,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指明方向。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智能医疗助力疾病诊断与治疗,到智能交通缓解拥堵、提升出行效率,再到智能教育实现个性化学习,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潜力巨大。然而,随之而来的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就业结构冲击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亟须全球共同应对。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围绕多个关键领域提出了具体行动方向。在把握机遇方面,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携手合作,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前沿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普及应用,释放其在助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方面的潜能。比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合作建设智能算力中心,为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发展是计划的重要一环。秉持开放共享理念,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协调政策与监管,促进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像跨国的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汇聚全球智慧,加速技术创新突破。在赋能千行百业上,推进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构建健康向善的应用生态。如部分城市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城市规划,打造智慧城市。
针对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问题,计划提出加快全球清洁电力、新一代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布局,推动统一算力标准体系建设,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人工智能。在营造创新生态方面,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推动国际交流对话,建设开源社区与平台,促进资源开放共享。
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燃料”,计划强调推进优质数据供给,构建数据共享机制平台,打造高质量数据集,同时保障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在能源环境问题上,倡导“可持续人工智能”,制定能效和水效标准,推广绿色计算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助力绿色转型。
标准规范的统一至关重要。计划支持各国标准制定机构对话,依托国际标准组织,加快安全、产业、伦理等关键领域标技术准制修订。公共部门率先垂范,在公共服务领域部署人工智能并加强国际交流。
安全治理是重中之重。开展风险研判,构建安全治理框架,建立风险测试评估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技术误用滥用。同时,各方要共同落实《全球数字契约》,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构建多方参与的包容治理模式。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的实施,有望让全球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既能充分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又能有效防范风险,朝着构建包容、开放、可持续、公平、安全和可靠的数字和智能未来稳步迈进,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