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天津市津南区海棠街知香园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精心打造“香惠·友邻坊”特色品牌,精心打造“香韵+”特色工作体系,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深化邻里互助、盘活社区资源,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香韵讲堂”让理论宣讲活起来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面对理论宣讲“深不下去、实不起来”的难题,实践站创新推出“一刻钟理论宣讲”模式,将“香韵讲堂”从会议室延伸到楼门栋口、小区广场。社区书记、实践站站长李莹带头,用“三微四景”工作前后对比图等鲜活案例,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讲透讲活。聚焦楼道堆物等治理痛点,“民生月谈会”搭建起居民共商共议的平台。依托“学习强国”“小棠帮办”等线上平台,年轻社工通过线上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党员深入群众发动学习等方式,累计开展各类学习宣讲活动200余场次,社区党员参与率达85%。
“香遗工坊”促文化惠民融起来
立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实践站精心构建“老中青幼”代际共融服务平台,推动文明实践精准对接群众生活。在“香遗工坊”工作室,老年志愿者王奶奶等银发骨干发挥余热,通过钩织、剪纸等非遗技艺传授,将传统文化传承与青少年美育相结合;全职妈妈悦读者团队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聚焦家庭教育领域,开展“家风润万家”主题共读活动,围绕《颜氏家训》《傅雷家书》等经典开展阅读分享并深入探讨亲子沟通与隔代教育智慧,以优秀家训涵养主流价值,吸引三代家庭共同参与。
“香邻共享”解治理难题焕新貌
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实践站治理在破解痛点中彰显创新活力。针对无序占地种菜引发的矛盾,创新打造300平方米“共享菜园”,通过科学规划、摇号认领、规范管理,有效化解邻里纠纷,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土地情怀,更吸纳热心居民加入微网格员队伍,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路,实现了环境美化、居民需求满足、自治力量凝聚的三重效益。同时,实践站盘活闲置资源,将集装箱改造为“便你生活铺”,提供共享图书角、闲置物品交换区以及缝纫修补等贴心服务。自运营以来,精准对接需求,解决居民问题百余件,被居民亲切称为“家门口的贴心驿站”。
从“香韵讲堂”的理论浸润,到“香遗工坊”的文化滋养,从“香邻共享”的治理探索,到洋溢烟火气的便民服务,知香园社区以“香韵+”工作体系深耕文明实践,将“惠民”理念融入日常点滴。社区书记、实践站站长李莹表示:“文明实践不是‘做给居民看’,而是‘和居民一起干’。当每个人都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咱们的社区自然就成了人人向往的家园。”(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