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智库报告系统梳理绿色金融十年跃迁历程

2025-07-05 09:53:06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7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湖州银行联合主办的“绿色金融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绿色金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成功举办。会议聚焦绿色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新动能、新挑战,全面总结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十年成就,深入探讨未来改革方向,汇聚产学研多方智慧,推动中国特色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

  会议吸引了来自金融机构、企业界、高校和学术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会。本次论坛中,面向绿色金融十周年的标志性成果——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联合推出的《中国绿色金融十年发展回顾及未来改革方向展望》正式发布。报告学术版曾发表于《国际金融》期刊2025年第4期《中国绿色金融十年跃迁:发展动因、突出贡献与未来改革新方向》,及《中国金融》期刊2025年第13期《我国绿色金融十年发展》。这是国内少有的系统回顾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十年历程、深入总结机制经验并展望制度变革的重量级智库成果。

  报告在总结绿色金融高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总结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五大核心特征:一是中国特色鲜明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主导模式;二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地方试验相结合的机制路径;三是标准体系、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三位一体的制度化工程化建设;四是绿色金融对清洁能源、生态修复、新质生产力等核心领域的强力支持;五是绿色金融作为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成为全球绿色治理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认为,中国绿色金融十年的跃迁式发展不仅源于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也深植于对金融发展的政治性与公共性的探索。正是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综合性国家任务中,绿色金融展现出不可替代的结构性地位与功能性优势。

  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报告还创新提出了中国绿色金融改革的四大重点方向:第一,围绕2030年碳达峰节点,提前布局负碳经济支持体系,推动碳捕集与生态修复等技术进入主流融资渠道;第二,绿色金融要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天使资本”,特别是在清洁能源、绿色科技、环保制造等前沿产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第三,构建科学可行的生态环境效益核算体系,实现绿色项目效益的可量化、可评价、可交易;第四,绿色金融应以复利式效应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同时强化普惠性与公平性,在绿色转型中兼顾效率与正义。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该研究报告具有较强的战略高度、理论深度与现实指导价值,不仅有助于厘清绿色金融十年跃迁背后的体制逻辑与政策动因,也为未来制度变革和金融体系重构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改革路径。

编辑:王镜榕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