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6月18日10时,由驻津央企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总承包的襄阳至荆门高速铁路(以下简称“襄荆高铁”)首趟检测列车55163次从襄阳东站驶出,标志着襄荆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为全线年内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这一重大进展不仅展现了驻津央企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技术实力与责任担当,也为天津港保税区高端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产业再添亮眼成果。
襄荆高铁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北起襄阳市,南至荆门市,正线全长116.2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桥隧占比高达84.7%,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呼南通道”的关键段落。作为项目总承包方,中国铁设积极发挥综合技术优势及总包统筹优势,整合京津冀高端人才与技术资源,以创新驱动贯穿建设全程。
“襄荆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我们通过‘穿透式管理’构建立体化施工安全网格,将责任压实到一线,从设计源头把控风险,实现全流程质量精益化,强化命运共同体理念,带动参建单位协同攻坚。”中国铁设项目团队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铁设的实践为区域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家基建提供了示范样板。襄荆高铁北接郑渝高铁、南连沪渝蓉高铁,通车后襄阳至荆门通行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湖北首条高铁环线,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项目的快速推进,也是天津港保税区近年来不断通过政策扶持、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化平台搭建,助力区域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成果。
目前,天津港保税区已聚集包括中国铁设在内的多家基建领域央企区域总部,形成从研发设计到高端制造的产业链条。未来,保税区将进一步深化与驻津央企合作,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服务国家重大工程贡献更多“天津方案”。(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