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记者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公众出行需求集中释放,人流物流车流大幅增长,行业保持安全有序运行。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攀升。全市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149.2万人次,日均629.84万人次,同比增长4.62%。其中:铁路旅客到发量242.17万人次,日均48.43万人次,同比增长2.89%;民航吞吐量29.03万人次,日均5.81万人次,同比增长4.01%;公路人员流动量2876.30万人次,日均575.26万人次,同比增长4.73%;水路客运量1.7万人次,同比增长357.19%。其中,5月1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迎来邮轮复航后首次“三船同靠”,出入境旅客1.34万人次;5月3日天津市铁路到发客运量达50.6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群众自驾出行意愿强烈。全市高速公路交通量673.36万辆次,日均134.67万辆次,同比增长16.38%;普通公路交通量770.36万辆次,日均154.07万辆次。其中,5月1日天津市高速公路交通量达149.86万辆次,创历史新高。
城市交通客运量保持高位。城市交通客运量2270.94万人次,日均454.19万人次。其中:公共汽电车511.92万人次;轨道交通970.05万人次;出租汽车(含网约车)276.92万人次;共享单车512.05万人次。
今年“五一”假期民众探亲、旅游、踏青等出行需求旺盛,市交通运输委提前统筹谋划,加强指挥调度、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多措并举保障假期交通运输服务平稳、有序。
高速公路服务保障有力。“五一”假期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高速通行费政策,全市132个收费站ETC车道24小时全部开启,重点对长深、津石、荣乌、京沪、秦滨、海滨大道、津蓟等车流量集中路段,加强路网运行动态监测和交通疏导,及时通过导航软件、可变情报板、微信、微博等渠道,发布出行提示信息810余条,引导群众安全出行。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运行良好,增设应急厕位1100个,在6处大流量服务区增设应急充电桩20个,构建“如厕无忧、充电无虑”的休憩环境。
“三站一场”客流通行有序。铁路、民航部门稳妥应对“五一”客流高峰,安检通道“应开尽开”,增派安检人员,做到“应检尽检”,在安检区域增加宣传引导人员,协助旅客提前处置禁限带物品,提升旅客过检效率。天津滨海机场针对“五一”旅游人群,国内航班开设团队柜台,集中办理证件核验及行李托运;对晚到旅客采取指引服务、免排队服务、专人送达等方式,提高晚到旅客成行率。
城市公共交通接驳顺畅。全市地铁线路于4月30日和5月5日各延长运营一小时,客流高峰时段累计加开182列次临客,在醒目位置增加标识引导,方便乘客接驳换乘;灵活调度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运力,及时做好大客流疏导;合理投放共享单车,加强规范停放、外溢清运,满足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需要。
此外,天津市聚焦“两客一危”、公交、轨道、高速、港口、海河游船等重点领域,全系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假期共出动检查人员2414人次,检查企业623家,车辆3826辆、高速服务区和收费站134个、工程项目88个、水上交通秩序12次、船舶13艘,办理案件182起,排查整改一般隐患65项、重大隐患6项,有力确保了来津旅客及市民群众高效便捷出行。(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