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一组亮眼数字引发广泛关注。即便面临美国关税政策的外部冲击,仍有超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20.2%,凸显中国在全球市场强大吸引力与供应链韧性。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及展会举办地,广东在本届广交会上表现突出,展位总量1.56万个居全国之首,参展企业5899家,比上届增加145家。
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与“风向标”,更是观察重点省份外贸实力的重要窗口。一直以来,广东外贸基础雄厚、制造实力强劲。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延续增长态势,进出口2.1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4万亿元,进口7981.5亿元。在广交会上,粤企更是订单不断,如广州交易团923家企业参展,第一期累计意向成交额突破10亿美元,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意向订单均大幅增长。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广东全力稳住传统阵地,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推进贸易伙伴多元化。借助“粤贸全球”展会,广东计划组织300场以上面向东盟、中东等市场的专项拓展活动。然而,融资难题长期困扰制造业外贸企业,关税战叠加国际物流成本攀升等挑战,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设立100亿元“粤贸贷”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降低传统与新兴行业外贸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深圳同步试点“跨境电商保”保险产品,缓解企业“有单不敢接”的困境,与“粤贸贷”形成“信贷+保险”政策组合拳,精准助力外贸企业。
此外,广东各外贸城市纷纷出招。广州、东莞、中山、阳江等地密集出台稳外贸促增长政策,“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成为核心。东莞发动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新兴市场展会不少于100场;中山推动3000家次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新建2个海外展贸中心。这些举措体现了各城市主动出击,帮助企业找销路,系统性降低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风险与成本。
作为外贸大省,广东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韧性。这种韧性不仅体现在抗压能力上,更在于动态进化与系统性创新。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