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4月28日,记者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最新发布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民营经济发展白皮书(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底,生态城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9成,营业收入贡献、技术创新成果贡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超过4成,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支撑生态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
奋力竞逐新赛道 民营企业“质”“量”双升
随着美腾科技在生态城投资建设的智能装备生产及测试基地的投产,其核心产品TDS(XRT)智能光电分选机的年产量将提升一倍。美腾科技是生态城本土培育的第一家上市企业,企业立足“智慧矿山”领域,从事智能装备、智能仪器、智能系统和智能平台四大核心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其明星产品TDS(XRT)智能光电分选机上市九年来,技术和销量在国内始终保持领先,目前已服务于60余个国内大型矿业集团的200余座矿山。
截至2024年底,生态城民营企业共13152家,同比增长16.4%。其中,以美腾科技为代表的 “四上”民营企业共537家,同比增长27.55%,这些企业中,一半以上分布在智能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旅游、绿色建筑与开发三大主导产业领域。特别是民营企业正在引领生态城在冷链贸易、直播经济、新能源智能网联等特色赛道上加速发展。
在冷链贸易赛道,2022年生态城中心渔港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截至2024年末,基地已建成冷库库容约60万吨,聚集了70余家冷链企业,90%以上为民营企业。中心渔港已经成为京津冀最大的冷链产业仓储群,2024年实现冷链产业商品销售额132.9亿元,同比增长40.6%。
在直播电商赛道,伴随着“直播经济政策”出台落地与直播选品中心成立,地麦浪电商、五星钻豹等一批民营直播电商基地陆续落地,并联合发起成立“数字新零售”联合会,开展直播产业招商、企业服务、产业联动、产业带建设等工作。截至2024年底,生态城落地直播电商基地75个,直播民营企业230家,产业营业收入超50亿。
在智能网联赛道,围绕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龙头项目建设,富晟领航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金舜驰精密零部件智能研发制造基地、斯派克机电设备研发总部等一批优质民营项目“卡位入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中心正式揭牌,千亿级新能源智能网联产业蓄势待成。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以来,生态城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实现连年增长,尤其2024年,民营企业在生态城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9.6亿元,同比增长1.6倍,生态城民营经济的“吸金力”正在快速释放。
加快提升含“新”量 科技创新能力强
2024年,生态城民营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华慧芯集团研发的光电子芯片有效解决关键器件“卡脖子”难题,相关制备工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的支持,产品广泛应用在智能传感、虚拟现实等领域。华慧健参与的“人工智能辅助的生物医学新方法在提升视觉精准诊疗中的应用”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智毅聚芯正向开发的高性能数据转换器芯片打破国际垄断,广泛用于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等 AI 领域。湃方科技基于边缘计算自研了一款高能效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的AI芯片,为工业设备制造商、使用商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端-边-云”设备AI解决方案。
2024年,生态城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14家、雏鹰企业506家,其中95%以上都是民营企业。优质科技成果相继落地的背后,是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持续投入。生态城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14家,其中,杰科生物、华慧芯、美腾科技等8家均依托民营企业建立,占比近6成。2024年,新增天津市企业技术中心1家、天津市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1家、天津市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1家,均由民营企业牵头创建。
政策+服务+配套 打造三位一体优质营商环境
在近期举办的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会全球大会上,丹娜生物向全球顶尖专家分享了企业在真菌病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平台、分子诊断平台和快速药敏检测平台的前沿突破,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感染防控中的科技担当。
从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支持到医疗机构资源对接,从高端人才引进到员工购房、子女教育,从海外市场开拓到打通原材料海外进口关卡,丹娜生物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生态城的重视与呵护,这让企业能心无旁骛地放手干、大胆闯,拥抱新质生产力。生态城以全要素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政策+服务+配套”三位一体的优质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集聚创新发展。
在完善政策支持上,生态城依托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机制打造政策争取渠道,目前已累计争取68项国家支持政策,2024年成功获批申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机构资质、进口第三国经新加坡中转加工的肉制品2项国家支持政策。制定出台《中新天津生态城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天津软件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研究编制《生态城加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升级完善《中新天津生态城人才引进、培养与奖励规定》等政策,有力推动优质民营项目落地及海内外优秀人才集聚。
在提升企业服务效能上,以企业登记为主线,覆盖企业设立、运营、注销的全生命周期,融入社保、融资及政策扶持等多元服务,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体验。在全市首创《企业登记全生命周期服务规范》;创新推出加油站租赁、营业性演出等5个领域“一件事”应用场景;在循环经济物流、建筑施工劳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首次推出个体工商户集群注册模式,累计落地7家试点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此外,生态城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通过城市配套功能的持续优化,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理想之城。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生态城绿化面积超1100万平方米,蓝绿空间占比达到50%,居民从小区只要步行5分钟就能到达公园。在医疗服务上,着力引入名院名医,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形成“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让居民病有所医。在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上,坚持品牌化、集团化办学,引入南开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附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培育生态城实验小学、第一中学等自主教育品牌,让孩子们学有所教。在商业服务上,落户季景天地、天津生态城爱琴海购物中心、生态城万达广场等城市级商业配套,以及星光汇、宜禾汇等社区级商业设施,持续释放城市发展活力。生态城人口数量快速攀升,五年来人口年均增长23.6%,当前已经突破17万人。
梧桐已成荫,凤凰自然栖。当前,生态城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去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实施方案,10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式落户,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及雄安新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国家重点项目、国家重要使命的持续叠加、融合赋能,生态城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近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先后就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召开会议,发布《滨海新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引》等支持政策,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下一步,生态城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立足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建设需求,继续深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前沿突破、创新服务模式推广及场景应用落地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文章/由主办方提供 现场摄影/曲照贵)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