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4月12日电 4月11日上午,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一场以“国家安全笔端凝”为主题的书法进基层活动在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独流印象馆拉开帷幕。活动通过非遗技艺展示、书法创作、互动体验等形式,生动诠释文化安全的内涵,吸引众多群众参与。
千年古镇里的文化密码 非遗技艺守护中华文脉
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畔的独流镇,素有“酿造之乡”美誉,其独流老醋酿造技艺、绿豆潮糕制作等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文化安全的“活态传承”。在独流老醋酿造工艺展示区,天立醋厂的技术员正演示古法酿造流程:“咱们独流醋以元米、高粱为主要原料,并选用以小麦、大麦、豌豆制成优质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陈酿、淋醋等工序历时3年酿造而成。”他一边讲解,一边感慨“每每闻到这股粮食的醇香,就更加感叹这百年技艺文化传承的不易。”
书法为媒书写安全 宣讲互动深化认知
当日上午,国家安全主题书法创作活动正式启动。区委党校宣讲员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专题授课,结合独流非遗案例剖析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从老醋配方保护到传统节庆习俗传承,都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关键。”随后,区书协书法家挥毫泼墨,写下“安邦定国”“文化国运兴”等作品,并与现场观众互动创作,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融入笔墨之间。
“原来国家安全离我们这么近!一块潮糕、一坛老醋都藏着文化保护的智慧。”游客王女士在参观后感慨。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醋香传情”品鉴环节,观众通过对比传统工艺与工业醋的差异,深刻体会守护非遗对文化安全的长远意义。
多方联动筑牢防线 文化安全润物无声
此次主题活动由区委办公室牵头,联合区书法家协会、独流镇政府等多部门共同举办。据负责人介绍,独流印象馆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未来将持续发挥“展示+体验+教育”功能,通过产业融合,推动文化安全建设常态化。“文化安全如同醋的发酵过程,需久久为功。”独流镇党委宣传委员李文彬表示,“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更多人认识到:守护非遗技艺,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DNA’。”
活动结束后,书法作品在现场展出,吸引众多群众驻足欣赏。一幅幅饱含深情的墨迹,正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着守护国家安全的时代强音。(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