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8月20日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一座东西部协作之桥让津甘两地风月同天,从渤海之滨到陇原大地,东部地区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与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紧密相连,勾勒出了津甘协作的美好画卷。香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刺绣工艺、精美的图案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而闻名遐迩。然而,正宁香包产业长期受限于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为了推动香包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天津北辰援甘正宁县工作组以东西部协作“四项行动”为主线,强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借助山河镇董庄村香包刺绣百年历史传承,投资68万元,建成正宁县首家集香包刺绣、培训、加工、体验、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村级香包刺绣产业培训实践基地,按照“支部+基地+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对所有香包统一定价、推介、销售,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径,实现传统工艺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交织共生,让香包刺绣逐渐变成正宁连接外部世界的一张“名片”,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北辰区帮助村上建成了香包刺绣产业培训实践基地,这为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源头活水,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丰收。”山河镇董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亚东欣慰道:“之前村里有一部分妇女在家带孩子和照顾老人,想出去工作时间不够,不工作的话家庭生活压力又比较大,现在有了这个基地,她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制作香包,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
东西部协作助力正宁香包从“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品变名片、绣场变市场”的转变,助推了正宁香包逐步“走出去”。小小绣花针,绣出大产业,津甘协作让正宁香包走出陇东平原,走向全国各地,真正成为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打造了东西部协作的“正宁样板”。(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王仲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