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3月10日电 从2009年落户天津港保税区到成为我国第一家依照地方性法规获批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业务的企业,从2018年接到改装中国第一架波音B737-700客改货飞机订单到如今交付首架A321 P2F客改货飞机,从一支民航工程技术新军逐步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第三方航空维修基地……在津十五年,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海特)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3月8日,天津海特十五周年庆典暨三期机库开工、首架A321 P2F客改货飞机交付仪式在天津海特顺利举行。得益于各项改革创新措施落地见效以及自贸红利加速释放,天津海特在天津得到快速发展,本次仪式不仅是对企业十五年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回顾,也是天津海特对迈向更辉煌未来的期待。
当天下午,天津海特三期机库开工仪式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在项目建设现场,用来装饰的红色绸带显得格外喜庆,工程车和挖掘机也整装待发,随着嘉宾们培土奠基,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开工启动。天津海特是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津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天津海特具备6条窄体机大修、改装机位(含1条喷漆机位),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波音、空客单通道飞机客改货能力的企业。
随着三期机库启动建设,天津海特将新增一座3机位的窄体机维修机库以及停机坪、联络道和附属设施,项目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产,该项目不仅是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与海特高新的一项重要合作,更是被列入天津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项目建成后天津海特将进一步扩大飞机客改货和整机维修能力,也将助力天津航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在天津海特二期机库上演,十五周年庆典暨首架A321 P2F客改货飞机交付仪式就此拉开帷幕,紧随其后的一段宣传片将海特的发展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令大家血脉沸腾。
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在活动中表示,十五年来,在天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海特一步一个脚印,在天津投入近40亿资金,先后建成了两期共5个飞机大修机库和1个专业喷漆机库,拥有6条飞机大修及客改货生产线,3条公务机维修产线,具备了国际一流的飞机维修及客改货能力,公务机维修能力和维修工时量亚太第一。同时,海特持续推进航空全产业链布局,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围绕空客、波音、国产大飞机的D级全动模拟机产品,构建了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能够同时为波音和空客主流窄体机型设计、认证和交付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制造基地。海特还强力扩展在航空培训产业的优势,在天津港保税区建成了中国北方地区唯一一家同时具有直升机、运输飞机飞行员、乘务员训练能力的培训中心。十五年来,海特持之以恒的沿着“产、学、研、用”多维并进发展道路不断奋进,已成为天津航空科技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为助力天津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海特力量。
活动中,天津港保税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赵学森代表保税区管委会向天津海特“三喜临门”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保税区发展的各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天津海特成立十五年来,在海特集团的坚强领导下,拓展能力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各类飞机整机、部附件维修能力,开创性地与EFW公司、新科宇航公司等开展客改货工程技术深度合作,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首家具有空客、波音等客改货能力的企业。同时,天津海特积极助力自贸制度创新,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形成“天津模式”并在全国推广。保税区也将全力为各类投资者做好专家化、全周期服务,支持更多重大航空项目在津落户发展。
“3、2、1……”随着倒计时的声音响起,飞机交付仪式开始,嘉宾代表们一起按下推杆,二期机库大门缓缓打开,由天津海特完成的首架A321 P2F客改货飞机呈现眼前。据悉,天津海特与德国EFW公司于2023年达成合作伙伴关系,确定了首批10架次A321机型P2F客改货订单。首架飞机于2023年8月进场,飞机改装期间,企业各部门人员集思广益,通力合作,优化工作流程、集中主要力量攻坚克难,大大降低预定工作周期,实现首架飞机提前完工。活动现场,来宾见证了天津海特首架A321 P2F客改货飞机交付,海特主要领导代表与EFW、STEAR代表交换礼品,台下爆发出热烈掌声。
2009年至今,海特集团先后在天津布局飞机大修、客改货、公务机维修、模拟机研发制造、飞机租赁等重点产业项目,着力打造特色航空产业链集群。未来海特集团将进一步巩固航空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助力天津构建“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加完善”的航空产业体系,为中国民航的腾飞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天津港保税区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功能区,也是国家航空新型工业化基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自2006年空客项目落户以来,保税区始终把航空产业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主要支撑和推进天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形成了商用大飞机、民用直升机、新型航空器三大产业集群,重点围绕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物流、航空服务四大领域进行布局,聚集了60多个航空项目,走出了一条以国际合作为特色、与其他航空产业基地错位发展的航空产业创新发展之路。保税区将积极践行“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按照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推动航空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层级不断提升,打造具有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加完善的航空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空客亚洲中心和中国航空产业发展新高地。(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