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跨界融合 创新发展 天津联合主办的“民航+文旅”论坛成功举办

2023-09-03 19:45:2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9月3日电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挖掘民航客户“引客入津”,打造“中国民航+天津文旅”旅游发展新赛道,引流增量,持续深化“文旅+”“+文旅”创新融合,构建消费场景和产业升级,延伸文旅产业链,催生新兴消费业态,以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为契机,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旅游集团联合主办的“民航+文旅”论坛活动于9月2日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

1-9-3微信图片_20230902194144.jpg

1-9-3-2微信图片_20230903164718.jpg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袁雷峰、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党委委员、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玮、建设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李天宁、齐鲁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徐建国、天津市交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琦、天津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崔亿强、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徐恒秋、天津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刘宏杰、天津市金融局副局长王镇、河北区委书记徐刚、河北区委副书记、区长戴雷、中新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杨勇以及天津市重点文旅行业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代表约200人参加活动。

活动紧扣“民航+文旅”这一活动主题,进行了“海·河”智慧文旅融合平台发布、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民航+文旅”联盟成立、主题演讲等环节。

发布“海·河”智慧文旅融合平台

“海·河”智慧文旅融合平台由河北区政府引进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旗下公司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平台分为文旅产业和数字金融两大板块。文旅融合平台完全建成后,将会实现三个赋能。一是数字化赋能。大幅提升各文旅资源点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游客体验,实现降本增效。二是流量赋能。借助航信的分销渠道资源,为优质文旅点引流增收。三是联接赋能。整合、联接文旅相关行业优质服务商,方便服务打包,形成有效产业协同效应。

会上还发布了“海·河之旅”津城滨城联动产品、“海·河之旅”红色革命主题旅游产品、“海·河之旅”课本游产品等三款旅游产品。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民航+文旅”高峰论坛,秉持着“办会、办展就是办事”理念,积极为文化旅游、数字科技、交通事业发展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为充分发挥河北区文旅资源禀赋优势,中国航信在航空和结算领域优势,交通集团、旅游集团资源丰富和项目运营优势,在本次论坛活动上,河北区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旅游集团、天津市交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个协议的签订,将使各方在优化产业结构和业态布局、文旅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特色文旅品牌开发、文旅消费场景打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民航+文旅联盟”

“民航+文旅联盟”是由天津市文旅单位、金融机构、商会、高校等共同组成的跨区文旅资源联动发展的合作组织。在本次发布会中,举办了联盟成立仪式。联盟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旨在打造集资源共享、交流对话、合作洽谈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助力天津文旅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目前,联盟包括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旅游集团、天津市交通集团、中国民航大学、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天津津旅海河游船股份有限公司、摩天轮、海河假日酒店、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泰达航母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强方特(天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主席、副主席单位,首批成员意愿单位60余家。

主题演讲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国栋、中国智慧旅游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丁雅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等专家、学者、资深从业人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民航+文旅”主题,从《民航赋能天津文旅产业聚变共赢》《数字科技赋能文旅新业态》《数字人民币业务发展及创新应用》等方面做主旨演讲,为挖掘民航客户“引客入津”,打造“中国民航+天津文旅”旅游发展新赛道,引流增量,带来更多的启迪、更新的视角和更宽的视野。

跨界融合,机遇无限。今天,民航和文旅双方共同发出关于深度合作的倡议,旨在共同推进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见行见效,进一步支持民航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前行,开创文旅和民航发展的美好未来。(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摄影丽欣)


编辑:王敏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