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7月25日电 记者从滨海发布了解到:为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推进文明城区高质化、常态化建设,持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建设新时代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美丽“滨城”,今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持续开展农贸市场整顿、道路交通管理、社区清理整治、文明实践提质、完善创建队伍五项文明城区建设专项行动。在全市“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之际,滨海新区各部门齐抓并进、协同努力,结合十项重点任务,深入开展五项行动,推动主题活动走深走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市场保清洁 经济焕光彩
农贸市场常态化整治专项行动以农贸市场为核心,联动周边背街小巷、社区小区,坚持整治提升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着力解决农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和实地督导,推动形成经营有序、卫生整洁、管理规范的良好市场环境。
行动中,区商促局牵头对农贸市场开展常态化检查,组织全区61个菜市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区市场监管局对市场内经营商户食品安全信息公示、“三防三白”设施落实情况加强巡查整治;区城管委对路面脏污、流动摊贩等重点问题加强综合治理。通过开展整治行动,市场环境、服务质量、周边公共设施得到提升,室外公共卫生间设施、坑洼道路、缘石坡道、路灯设施、停车场管理、交通标识设置等得到完善。“随着专项整治行动的逐步推进,农贸市场必将焕发新的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助力。”区商促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区商促局还系统谋划推动商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同步同轨开展,在全区61个农贸市场及23个大型商超中发挥“部门—属地—企业”三级联动作用,凝聚起商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合力。在商圈附近设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正是新区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文明商场创建的重要举措之一。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外卖员王师傅在“爱来无忧”商场送完手头最后一单外卖后,轻车熟路地来到商场一楼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自取饮用水并小憩片刻。据了解,该 “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是专门为户外劳动者设立的,奔波在外的劳动者累了可在站点歇歇脚,渴了能喝点水。除提供洗手液、口罩之外,站点还配有急救药箱、女性劳动者爱心包等,力求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最周到的服务。
规矩成道路 方圆治民生
道路交通常态化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道路交通规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深化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实现部门监管到位、企业竞争有序、市民出行文明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道路交通长效管理机制,维护良好的文明城区交通秩序和形象。
在“文明交通整治行动”中,新区集中治理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违法停车,电动车未上牌、骑乘人未戴头盔、轧实线变道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开展群众交通出行守法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区交运局牵头,统筹规划全区共享电单车、自行车停放点位,明确单车准入与禁入区域,对违规停放共享电单车、自行车进行治理;区公安局牵头,持续推进电单车上牌工作,将12个上牌网点扩充至42个,极大提升了上牌便利度;区城管委牵头,各开发区、各街镇加强机动车停放区域统筹设计,在具备临时停车条件的商圈、餐饮圈、居住圈周边区域增加机动车临时或限时停车泊位,也为居民临时停车提供了方便。
此外,“僵尸车”全面排查工作更是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据了解,今年以来,新区范围内共排查出废弃汽车1642辆,其中经专业部门确认的废弃汽车1296辆,分两批次通过媒体对809辆无主废弃汽车发布招领公告,目前共治理完成419辆,后续治理工作正全面展开。“好!这些‘僵尸车’真讨厌,影响市容不说,关键还占着车位。”不少市民表达了对此项工作的支持。
村居换新颜 社区渐整洁
村居环境常态化整治专项行动以持续巩固村居文明创建成果为目标,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长效常态保持村居环境卫生整洁、规范有序,提高群众对文明城区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专项行动紧抓楼道无堆物、内墙面无污损,垃圾分类、垃圾桶无破损和套袋,无乱张贴乱涂画,无线缆凌乱或飞线充电,无绿地裸露(毁绿)、圈占公共空间现象,消防设施完善六项重点任务开展集中整治。同时,加强对物业服务的监督管理,实施每半年期全覆盖考核,媒体公开测评信息,进一步促进物业管理水平提升。5月以来,开展“楼道革命”1000余场,清理小广告3万余张、各类垃圾堆物2000余车,治理飞线充电200余处,在101个改造小区整体推进线缆整理工程。为强化示范引领,区文明办还组织各开发区、各街镇开展“互比互看”活动,深化推进文明村和文明社区创建,一批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健全、整体风尚良好的文明村居创建经验得到推广。
以寨上街道为例,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机制,街道建立共建机制,与98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采取项目化管理、契约化推进等方式,有效解决私搭乱建、老旧小区设施陈旧等各类民生难题,其在村居环境常态化整治专项行动中的经验也被其他街镇的认可与学习。针对社区环境治理,寨上街道开展“万人大清整”“每周劳动日”“我的社区我的家环境清整认领”等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清整活动1000余次。寨上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全力打造街域基层治理新模式入选天津市民政局发布的“2022年度天津市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名单”,成为滨海新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街镇。
中心提质效 活动广开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由区级单位牵头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筹谋划,重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运行,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室、市民教育室、文化活动室、科普活动室、健身活动室五个活动室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群众化、品牌化开展。
5月以来,新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广泛开展“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升群众活动参与率和满意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各责任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常态化到21个街镇、4个涉居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活动80余场,为市民群众送服务;开展《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等“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740余场。
火热天气不能阻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火热开展。近日,塘沽街道“一居一特色”社区品牌发布会暨第四届塘沽街道社区文化艺术节精彩启动。充满别样风情的少数民族美食展、传统民间手工艺鳞甲画和剪纸作品展、医疗健康一条街、超市特卖一条街,以及磨刀爷爷、“义修哥”、“托尼老师”等“志愿红”服务项目展区,展示着塘沽街道所辖12个社区特色品牌建设的丰硕成果,也为现场居民带来一场接地气、暖人心、独具社区特色的文化盛宴。
滨海新区2023年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则在北塘街道宁车沽东村举行。除了为村民播放露天公益电影,活动现场20余家单位的志愿者还通过集中开展理论宣讲、文艺展演、健康义诊、科技文创展示等方式,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辖区群众提供最直接的文化科技卫生志愿服务。
而就在不久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四季村晚”活动在天津市三个示范展示点之一杨家泊镇拉开帷幕,由杨家泊镇承办的“樵村渔浦 遇见杨家泊”——杨家泊镇“夏季村晚”大联欢圆满举行。这场由村民自编自导的“夏季村晚”,展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激发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
千军巡点位文明护城区
完善专业化创建队伍专项行动由各开发区、各街镇和重点点位责任单位牵头,充分发挥好网格员、志愿者作用,依托现有网格员等队伍建设完善常态巡查队伍,依托村居现有党员志愿者、下沉干部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建设完善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保持文明城区指标日常达标率。
截至目前,新区建设完善常态巡查队伍967支,每天对辖区各点位进行巡查。各巡查队伍对发现的环境卫生、楼道堆物、线缆凌乱、车辆乱停、乱贴乱画等问题,按照“微事随手办、小事当周办、大事当月办”的原则进行整改,形成常态巡查台账,记录巡查内容、整改情况,5月以来发现并整改问题5000余个;建设完善志愿者队伍447支,开展“楼道革命”“最美弯腰”等活动1000余场,参与志愿者达5万余人次,人居环境和秩序治理效果显著,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片由滨海发布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