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雄安未来零碳馆 天津大学博士造

2023-03-03 09:36:22 来源: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导读: 雄安新区未来零碳馆项目由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沈阳建筑大学严寒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指导。项目负责人赵通是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他创业的睿德天芯科技有限公司是未来零碳馆的承建方。

       中宏网3月3日电 记者从天津大学宣传部了解到,作为雄安新区内“碳中和”示范建筑,雄安未来零碳馆2月底正式启动建设。该馆坐落于雄安未来城市创新中心内,建成后将成为兼具功能与体验、科技与人文、建筑与环境的全方位综合性示范项目,通过新技术与新理念的融合为雄安新区建设更多绿色建筑示范。

0833f56d55f69cc2ffe3116ea0c3935.jpg

  雄安未来零碳馆规划建筑面积313平方米,距离白洋淀水库约1公里,坐落于一条城市河道之间。项目由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沈阳建筑大学严寒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指导。项目负责人赵通是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他创业的睿德天芯科技有限公司是未来零碳馆的承建方。

  如何实现建筑的“零碳”?据介绍,零碳馆的设计以“被动式技术优先、主动式技术辅助”为设计原则,通过综合“超低能耗建筑”“建筑装配化”“智慧能源”“清洁能源利用”以及“绿植固碳与循环”等方面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碳中和”目标。

ef6bcfc263b7b3df18a7fc4130e99f1.jpg

  赵通解释说,这其中最重要的技术,首先是可装配式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即通过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合适朝向、蓄热材料、遮阳装置、自然通风等策略使得建筑本身达到高效节能,“仅建筑本身就可以实现减少93%左右的能耗”,而且看不到传统的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所有的建筑结构都是预先生产出来,如同搭积木一般在现场组装起来。第二项技术就是中低温高效利用技术,赵通形象地称呼其为“地下能源搬运”,即利用自然河道中的底层空间布置管道热交换器,通过“取热不取水”的方式将这些热量搬运到室内。与此同时,天津大学的“网联智控城市管道空间蓄热系统”技术,就像一个“热力大脑”一样,对于建筑室内能源需求侧和室外能源供给侧进行实时调配和监测,为人们提供智慧、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

  项目负责人赵通及团队研发的“地下能源搬运”项目是从冒热气的窨井盖上获得灵感,通过对城市管道空间热能的利用实现能源的转化和再利用,该项技术已在德国及北京、盘锦等得到实际运用,节电率高达76%。团队研发的网联智控城市管道空间蓄热系统,曾在2021年得到了“中国青年创业基金”支持,并被纳入《雄安新区新产品推荐目录》,享受政府采购优先支持。雄安未来零碳馆的建设也象征着这一技术的正式“落地”。

  据悉,雄安未来零碳馆预计今年夏季落成。(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刘晓艳文/图片 天津大学提供)


编辑:王敏
审核:蔡旭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