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天津宁河:奋力推动“两山理论”转化的创新实践

2022-11-03 15:39:37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11月3日电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宁河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宁河区副区长王智东介绍了相关情况。王智东表示:党的二十大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其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重要的战略之举。

微信图片_20221103154153.jpg

  王智东同时介绍:宁河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全力增强生态底色、绿色颜值,在打造和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正在持续推进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在北国江南、湿地水乡的宁河大地上正激情演奏着一曲“两山理论”转化实践的进行曲。其主要做法是:

  一、厚底色,增颜值,加快打造绿水青山

  以中央环保督查整改为契机,开展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蓝天保卫战上,先后完成了1144家“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作,推动天钢联合特钢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玖龙纸业3套燃煤发电机组冷凝脱水深度治理工程。积极引入北疆电厂余热资源,完成浩宇等供热站6台540蒸吨燃煤锅炉替代,城区全面实现清洁取暖。积极推动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公转铁”运输。各类施工工地全面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污染防控措施。

  在碧水保卫战上,完成了换新楼等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项目,启动宁河区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完成曾口河18.91公里河道清淤、堤防加固以及沿岸建筑物维修、重建。完成水产养殖退养及综合治理面积2.83万亩。完成津唐运河1.8公里河道清淤及堤防整治,治理河道20.7公里。完成实施青龙湾故道、曾口河、青污渠等3项河道水系连通工程。

  在净土保卫战上,我区作为全国26个面源试点之一,京津冀唯一试点,正在重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绩效评估四项工作。

  围绕永定新河生态涵养区定位,通过造林绿化、水体连通、道路建设等,不断丰富林水生态效果,以“生态之冠”打造“宁河绿色名片”。截至目前,已绿化面积4000亩,完成乔灌木栽植17万株,栽植地被及芦苇103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宁河区绿色生态屏障“十四五”目标任务。尤其是结合中央环保督查整改,重点开展了生态移民、引水调蓄、苇海修复、鸟类保护、生物链恢复与构建等十大工程,目前七里海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提升。七里海已有野生草本植物42科153种,分别占天津滨海湿地野生植物的97%和93%,鸟类资源10年间从182种增加到258种,增加76种,鸟类总数从20-30万只增加到40-50万只,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中央环保督查组对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充分肯定并予以高度评价,并将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整改及保护修复工作列为督查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今年上半年我区PM2.5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取得了阶段性历史最好成绩。

  二、夯基础,挖资源,筑牢创新转化根基

  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了农村整体环境水平的提升,推进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自2019年起,我区坚持多渠道融资共投入100多亿元,用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成252个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污水处理100%覆盖;完成“厕所革命”8.2万座农村厕所建设任务,农户卫生厕所100%普及;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现状保留村全部达到美丽村庄标准,80个村达到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2021年宁河区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

  二是全力打造以五大种业为支撑的特色农业集群。宁河已形成“种稻、种猪、种鱼、种蟹、种苗”五大种源基地,拥有多家重点优质种业企业,其中,天津市国家级原种场1家、国家级原种猪场2家、国家级淡水鱼良种场1家,市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4家、农作物种子(苗)生产基地3家、畜牧水产良种繁育基地7家,打造形成了津沽小站稻、七里海河蟹、天河牌生猪、换新淡水鱼和岳川辣酱等一批列入“津农精品”的优质品牌,良种基地化率达到90%以上。年产优质稻种265万公斤,新品种实现了“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在京津冀稻区及山东、辽宁等地年推广种植面积达170万亩以上;优质种猪2万余头,带动天津及周边养殖户5000余户,种猪销售市场包括华北、东北等地的种猪扩繁场及大型规模养殖场;淡水鱼苗48亿尾,不断向养殖户示范推广特色苗种,辐射推广到全国23个省市区;七里海河蟹大眼幼体4000公斤,扣蟹7.5万公斤;蔬菜种苗7500万株,带动宁河周边,辐射天津河北等地,带动蔬菜种植农户2万户。绿色生态农业既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生态底色,也成为了高附加值品牌农业、高效农业,成为“两山转化”的重要特产资源支撑。

  三、定规划,强招商,提速向金山银山转化

  依托七里海等特有的绿水青山式的生态资源,借势“京津绿肺、地球之肾”等生态品牌,我们正在按照“北国江南、水香宁河”、“津沽米仓、美食天堂”的特色定位来描绘“两山转化”的美好蓝图,策划打造“一海一河一故居、一阁一镇一甑乡”的六大农文旅融合发展组团,让宁河蓝天碧水的生态资源成为集聚人流、撬动消费的经济要素,真正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转化。

  一海:

  作为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与自然保护区的“七里海”,不仅是宁河的一张生态王牌,也是天津及中国的一张生态品牌。我们在加强核心区保护的同时,正在保护区外围策划“小七里海”项目。项目整体规划面积约5.15平方公里,投资150亿元,打造芦苇洲公园、稻香花村等生态特色场景。围绕“一核、两线、多区”空间布局,依托“老海”带动“新海”,有效激活七里海湿地绿色资源,形成经济反哺生态提质的良性循环,打造绿水青山样板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示范区、共同富裕实践区。同时,在七里海镇、造甲镇打造湿地水乡特色休闲旅游村,带动农产品消费,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坐落于七里海镇宁和稻香家庭农场,开发建设了小火车、稻田画、观光塔、垂钓园等设施和场景。仅十一期间就接待游客上万人,收入二百多万元。

  一河:

  九曲十八弯的千年古运河——蓟运河,既是宁河的母亲河,也是宁河运河文化、漕运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源泉。围绕蓟运河,重点在廉庄镇、宁河镇、苗庄镇规划布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尤其是廉庄镇河套七村项目,按照“运河七星”的整体策划来规划创建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木头窝村,打造了400米稻田木栈道和帐篷营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故居:

  于方舟故居是宁河最具代表性的红色文化之一。通过外部环境打造和乡风文明培育,内外兼修,让红色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一是以烈士故居为核心,建设红色展陈馆、宣誓广场等场景式红色教学区,整体规划建设“津门之光——方舟故里”红色基地,打造3.8公里的重走方舟路红色研学线路。今年五月试营业,已接待游客1.8万人,综合收入两百多万元。二是立足俵口全镇打造全域红色民宿游。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对接洽谈项目,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阁:

  建于唐代,兴于明清的天尊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弘扬道家文化的传承胜地,也是古建筑学研究的木质结构建筑的经典之作。属地丰台镇,曾被誉为“京东首镇”,拥有15项区级以上非遗项目和千年古镇的脉络肌理。依托“天尊阁”这一文化地标,正在整体策划“问道天尊阁、重塑东丰台”的丰台全镇域“民俗文化+国学弘扬+健康养生”于一体的全镇域旅游项目。

  一镇:

  潘庄是闻名远近的千年古镇,是宋辽时期的兵家重地,是杨家将传说的重要传承地,拥有杨七郎墓传说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0年的两棵古树和千年名观——玄天观遗址。同时也是七里海西海生态环境直接辐射区域。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交织,汇聚潘庄形成的特色美食,更为古镇增色添彩。以两山转化为抓手,正致力于围绕古韵潘庄,打造古镇文旅。

  一甑乡:

  中国甑乡在板桥镇盆罐村,村内至今保留有三处古窑,民间陶艺大师韩克胜是市级非遗传承人,结合“两山理论”转化,坚持文化赋能,正多方面深入挖掘板桥镇盆罐村陶艺特色资源,打造以“中国甑乡、陶艺小镇”为主要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村。目前,村内已与知名文旅运营团队合作,投资两千万元建设了富有民俗特色的甑乡理想村精品民宿区、游客服务中心和陶趣缘等项目,近期将正式开放运营。

  王智东表示:下一步,宁河区将以党的二十大为引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理论”转化的政治责任,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两山理论”转化创新实践之路。(中宏网特约作者 王敏)

编辑:韩鹏飞
审核:王明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