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朱伟:坚持“房住不炒” 楼市长效机制稳步推进

2022-10-20 10:00:28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3.jpg

经济学者、房地产专家朱伟博士 受访者供图

  中宏网10月16日电(记者 韩鹏飞)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学者、房地产专家朱伟博士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效应明显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有效。虽然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扑朔迷离,但我国经济始终能顶住各种压力,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稳定强劲增长,这足以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强、活力旺、潜力大的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变,实体经济稳固的基础坚实。

  从四川省的情况来看,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四川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就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来看,四川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吸引国内外专家深入开展宇宙线物理相关研究,建设探测器设计和关键器件研发基地。创新示范区周边创新型企业共享大型科研设备和科研数据,科研创新活跃度、科技成果转化率突飞猛进。全省投入研发经费累计超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效能逐步显现。

  从西部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情况看,可以总结出“强富美高”的发展特点,即在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做强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加快推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上收获更多成果,在打造美好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方面实现全新突破,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上显现新风貌。

  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资本、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的使用效率。各类经济活动从传统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融合,数字经济成为经济转型和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路径。在“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倒逼下,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和产业全过程的绿色发展水平及程度大幅提升,单位GDP能耗、碳排放、污染排放水平显著降低。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要深刻体会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不懈学习科学知识、技术技能,努力让自己的家庭生活,特别是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在谈及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时,朱伟表示,报告中专门提到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房地产行业本身跟民生息息相关,关系到1200万房地产从业人员、4000万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消费者权益与社会资产财富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市场体系与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一方面,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个目标作为重要任务全面部署,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逐步完善。各地严格落实“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随着各项政策加快落地,居民住房品质逐步提升,新建住房质量更高、配套设施更全、居住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另一方面,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实施,住房公积金惠及群体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

  报告特别提到租购并举,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国策,要开拓多主体供给,重点在供应方面下功夫。供应从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不同层面发力,还包括消费从购买、租赁等层面分类。报告为房地产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房地产增量看,我们还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每年新增上千万人口,对城市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仍将带来大量的需求;从存量看,我国已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任务量也很大。城市住房以及基础设施等建设的增量和存量加在一起,再加上我们的乡村建设,仍将保持相当大的规模。

  从质量方面看,未来,消费者需求将转向到改善性住房上,从人口增量的趋势看,未来楼市将呈现出一个注重品质、科技、生态、节能的高质量发展图景。对于人口净流出的地区,房地产增量发展将有所限制,人口净流入的地方,存量房产的升级改造将会迎来新的机遇。

  总而言之,当前,我们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接下来,我国将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满足老百姓对高品质人居环境的需要。

编辑:韩鹏飞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