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伦敦爆发大规模游行 英国通货膨胀为何愈演愈烈

2022-06-21 15:39:4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6月21日电 英国当地时间6月18日,伦敦爆发大规模游行活动,抗议生活成本飙升。数千抗议者高喊着口号穿过伦敦市中心,要求英国政府出台更多措施以应对严重通货膨胀。

  几个月来,英国通胀水平不断飙升,民众生活成本大大提高。而英国政府对此反应迟缓遭到了民众的批评和不满。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16日表示,目前预计英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将下滑0.3%,而消费者价格指数将在未来几个月高于9%,并在10月超过11%。

  英国通货膨胀为何愈演愈烈,背后的推手是什么?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分析认为,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旦通货膨胀来临,各国都会毫不犹豫地开始加息并紧缩货币供应。然而,面对这一轮席卷美国、英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和欧洲、拉美各国的全球性通胀,发达国家却行动迟缓,担心刺破长期积累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从而引发剧烈的经济衰退。

  面对持续高企的通货膨胀与民众的不满,英国政府该用什么办法来应对通胀和经济衰退的风险呢?滕泰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仅靠紧缩的退烧药或者扩张性的强心针都是不够的,必须从通胀和衰退发生的根源入手,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药方。

  英国工会联盟秘书长格雷迪在此次伦敦爆发大规模游行事件中公开表示,“工资水平推动通货膨胀的说法根本就是胡说八道,每个人都清楚通货膨胀是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导致的。”

1.png

  滕泰在其著作《全球通胀与衰退》中早就对此轮发生在欧美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给出精准预判。他在书中提到,2021年冬天,欧洲为什么会遭遇能源短缺?除了疫情影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欧洲各国在减碳、考核的道路上走得有些激进,很多国家宣布将退出煤炭发电、退出核电,且操之过急,结果导致了能源供给短缺,天然气价格却一再上涨,工业通胀率创新高。他认为,在全球减碳已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各国既要强调减碳进程的科学合理,也要努力放松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存在的供给约束,不但要防止操之过急或层层加码形成供给冲击,而且要严格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多用市场的手段推动新能源和绿色产业发展。

  对于当前,在全球蔓延的通货膨胀问题,滕泰认为,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流通领域等供给冲击的短期后果是通胀,长期后果更多是削弱增长动力,带来经济衰退风险。而历史上经济任何一次走出通胀与衰退风险的根本出路都是大量新供给的涌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新需求,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为了摆脱疫情造成的供给冲击下凸显的全球通胀压力和衰退风险,各国都必须回到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上来寻找复苏的方法,也就是寻找、培育和激发新供给,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并带来新的增长——各国都应当推动以放松供给约束、鼓励新供给等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疫情尚未结束,全球性通胀问题又摆在人们面前,相关国家的政府部门如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滕泰表示,应对此轮全球性通胀压力,政府部门需要正确引导通胀预期。目前英国的通胀已经突破警戒线进入加速上行的阶段,因为有事实的“验证”,预期将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实现特征,这时人们预期通胀将会加重是“正确的”,发生抢购也是“正确的”,很快形成预期与现实的“正反馈”过程,通胀成为自我实现、自我加强的预言。为了防止物价发生惯性上冲,在这个阶段,宏观决策者在继续强化预期管理的前提下,还必须要从供给方面入手,采取实际的措施来平抑物价,例如,加大关键商品的进口力度,投放政府储备物资,同时需要抑制投机性需求,保证物资主要满足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

  如果这些短期措施仍然不足以阻止物价快速上涨,恐怕就不得不使用严厉的货币政策工具了。20世纪80年代成功治理美国通胀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曾经说过,“为了打破这个(通货膨胀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我们需要扭转预期,而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正是美联储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建立具有可信度和有约束力的货币政策,将货币增长持续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

  针对此次英国的持续通胀,滕泰还指出,比起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而言,逆全球化和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制裁已经和将来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恐怕更持久、更深刻。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早阐明了自由贸易促进国际分工、提高效率,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贸易保护主义让各参与方无法信任贸易伙伴在关键环节和关键产品上的供给安全,都不得不自己建设原本依赖国际分工的供应环节,都从全球分工退回到“自成一体”,各国都用更低的效率和更高的成本来生产原本由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解决的零部件,同时只能在国内的有限市场内进行销售……这种趋势不仅将导致全球低效率重复建设、供应链区域化,并将持续抬高供给成本,使全球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必然加重,“通胀式衰退”为时不远。所以,为了尽快遏制恶性通胀,欧美各国还需坚持开放与多边主义,让国际大循环畅通。

编辑:韩鹏飞
审核:王怡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