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
中宏网3月10日电(记者 韩鹏飞)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在接受中宏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长期以来,步长制药坚持以中药为主线,在传统中药现代化、现代中药制剂、现代中药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步长制药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在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升级换代上下大力气、下足功夫,研制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科技中药、现代中药;将坚持科技创新战略,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在今年全国两会陕西代表团集体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预算报告的会议上,赵超代表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内容提到很多,政府保供中7次提及减税,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作为一名中医药行业的‘老兵’,看到国家这么重视‘国药’的发展,对振兴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内心非常振奋,广大中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看到这些内容也备受鼓舞,干劲十足。让我们感到信心十足!”赵超告诉本网记者。
赵超表示,近年来,我国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在非典、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对防治这些大规模、突发性、流行性的病毒传播起到了西医药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佑护人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备受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到,新时期,我国中医药事业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作为一名中医药企业的负责人,听到总书记对发展现代化中医药工作的指示,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支持,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中医药人一定要把这份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特别是在提升中医药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长的路要走,很高的技术难关要攻克,但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走出独立自主、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创新之路。
作为一名人民的代表,赵超秉持不辜负人民群众重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开展履职工作,他积极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践行对人民群众的承诺。
今年两会上,赵超代表提出了将中医药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加快破除老年人“智能鸿沟”、解决群众取水“最后一公里”入户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应急演练等多个议案。这些议案的提出是赵超代表一年来认真履职的成果,是人民群众对发挥中医药优势,构建健康中国的美好向往。
赵超《关于把中医药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让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中提出,当前中医药常规未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国家也未建立中医药防疫研究体系,全国所有的传染病医院没有一家是可以收治传染病的中医院和研究传染病的中医研究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中医医疗机构只能以协作单位的方式参与部分临床和研究工作。
在议案中,赵超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落实政府的主体作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各级政府对中医药经费占卫生事业经费的比例,确保中医药财政经费投入到位,特别是要加大对基层社区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二是在全国遴选并重点建设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定点医疗机构,国家给予重点支持,建立中医药传染病研究体系;三是优化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工作预案,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决策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四是在国家科研创新体系中,切实提高中医药研究经费投入的占比。
“中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因此,在中医药科技评价体系、科技成果评审和人才评审过程中,突出其科研的社会公益性特点,重点围绕科研成果质量、社会贡献度,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赵超说。
中医药事业越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就越要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显身手,成效令人欣慰,但还需要看到,当前,中医药发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
赵超表示,“我们要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