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9月22日电 日前,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发布公告表示,花呗将有序接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征信系统。有花呗用户也在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信息称在进入支付宝中花呗界面后,显示用户需要签署《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的相关协议,即同意平台将用户在花呗上的借贷、还款记录等数据报送到央行征信数据库中。
图片:蚂蚁金服提供
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特别是央行征信记录,将直接影响个人在买车、购房等大众消费中的融资贷款情况。不过随着人们对信用的重视,各种信用记录花样繁多,这对于平常不怎么关注信用领域发展的人有点“傻傻分不清”。
图片:网络
互连众信的王先生向本网记者科普,当前人们接触最多的征信体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央行的征信体系;另一种是百行征信体系。前者是由央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个人信用的征信记录,它的主要作用是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借贷业务中对债务人进行风险评估的依据。简而言之,当一个人找银行借钱,银行看的不是这个人的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主要看这个人以往的信用记录是否良好,是否出现过恶意拖欠贷款等失信行为。银行评价的标准,主要是看这个人是否善于管理自己的经济事务,而信用是评价其是否善于管理自己经济事务的标准。
图片:网络
而百行信用与央行的征信不同。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推动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调的是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反映出的信用进行多维度评价。百行征信作为部分金融机构、网贷平台、民间借贷等借贷业务中对债务人的风险评估手段,其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人们所熟知的“芝麻信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比如,有支付宝的用户希望免押金使用共享单车、充电宝等工具,如果其芝麻信用分达到一定程度,用户即可免押金享受相应的服务。
图片:网络
蚂蚁金服相关工作人员向本网记者表示,芝麻信用和央行征信属于两个不同层面的信用评价体系。花呗为用户提供贷款额度在2000元左右的消费型贷款,其更像是一张信用卡。从目前的数据看,花呗用户99%信用良好,都能在约定的期限内还款,因此信用风险非常低。蚂蚁金服还有一款“借呗”的金融产品,其为用户提供5万元左右的小额金融消费贷款。
相对于花呗,借呗对用户的授信额度更大,但平台在为用户提供贷款时,芝麻信用给平台提供了用户信用风险的清晰画像,使平台能将借贷风险降到相对低的水平,其用户质量普遍较高。因此,蚂蚁金服在消费金融这一块业务风险较低。
图片:央行官网截图
蚂蚁金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蚂蚁金服将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逐步有序对接央行征信系统,为央行的征信系统提供维度更多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从而降低整个社会在借贷方面的系统性风险。虽然,花呗在公告中称将全部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但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按照既定的目标,逐步将相关的数据报送到央行征信系统。后期,随着数据接入量的不断加大,不排除,用户拒绝相关协议将不能使用花呗的可能。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