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近期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明确传递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息,再次彰显了持续深化对欧合作的坚定决心。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欧洲领导人就深化中欧关系、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为新时期中欧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近年来,中欧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力量。
中欧关系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为中欧合作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站在人类发展新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百年变局的风云际会,习近平主席鲜明指出,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习近平主席深刻阐明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正确定位,为中欧合作锚定方位、擘画蓝图。当前动荡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的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更加凸显。
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欧盟一体化程度高,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方有着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有责任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发展推动力。
中欧是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引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双方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是推动全球化的两大市场。近年来,中欧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双向投资不断扩大,为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欧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欧盟是多元文化的集聚地,尊重文化多样性。双方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希望中欧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欧关系有着强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彰显中方鲜明、一贯立场。近期,中欧关系持续向好发展,各领域高层对话成果丰硕,充分表明中欧合作符合双方利益和人民期待。坚持中欧关系行稳致远,必将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为全球共同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
中欧互利合作持续深化、成果丰硕——为深化中欧关系夯实基础、注入动能
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规模庞大的经济体量、高度互补的产业结构,为中欧务实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要不断增强政治互信,排除各种干扰,共同反对经贸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中欧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双方要多做加法,以更深入、更广泛合作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
访欧期间,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了中欧三个“伙伴”的定位,即“将中欧打造成为彼此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关键”“优先”“可信”,这些关键词生动展现了双方经贸合作的良好前景,描绘了中欧经济互利共赢的美好蓝图,体现了中国与欧盟携手共进的真诚意愿。
近年来,中欧持续拓展双边经贸的广度和深度,从核电厂、匈塞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航空、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的葡萄酒、奶酪等特色农产品,双方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成果有目共睹,推动中欧关系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
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不断强化。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低迷等背景下,2023年中欧双边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7830亿美元,十年内增长7.2%;2023年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约150万美元。中欧贸易的快速增长极大促进了双方企业发展、就业增加和民生改善,实现了互利共赢。
双向投资合作不断加深,利益融合纽带越发紧密。2023年,中欧双向投资存量超2500亿美元。其中,欧盟对华投资106亿美元,十年内增长62.6%。据中国欧盟商会《2023年商业信心调查》,超90%的受访欧洲企业计划将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2023年,中国对欧投资82亿美元,十年内增长126.5%。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匈牙利、塞尔维亚最大的投资来源国,新能源汽车等成为合作的新亮点。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为中欧经贸合作新引擎。中欧围绕互联互通、金融、数字、绿色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匈塞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的开通将通行时间从90分钟缩短至30多分钟,开启了当地人的高铁时代。中欧班列从无到有,迅速成长为中欧陆路贸易的大动脉,累计开行超8.9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欧间陆路运输成本降低50%,通关速度提高超30%,对欧盟整体国际贸易增长贡献率超6%。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近年来,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扩大制造业、服务业等市场准入,持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优化营商环境,为包含欧洲在内的各国企业创造了广泛市场机遇,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开放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将持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欧携手合作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中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前景广阔、未来可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增添力量
纵观人类历史,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加强沟通对话、深化务实合作。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面对地区冲突、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危机等一系列严峻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团结合作才是应对之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中欧持续强化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协调配合,共同发出维护多边主义的时代强音。双方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动世贸组织改革,为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欧还就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议题保持密切沟通协调,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访欧期间,习近平主席与欧方高层深入开展战略沟通,广泛增进战略互信,充分凝聚合作共识,为持续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中法双方发表了关于中东局势、人工智能与全球治理、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农业交流与合作4份联合声明,签署近20项合作协议。就深化传统经贸合作,拓展智能和绿色等新兴领域合作,达成了一系列经贸协定,为进一步挖掘双方互利合作的广阔潜力、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中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中欧命运与共,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此次欧洲之行,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发展中欧关系的高度重视。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双方唯有登高望远,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高度谋划中欧关系,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出发把握双边合作,才能不断开创中欧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增进全人类福祉、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连欣)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