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迎泽区桥东街道并州东街四社区“红色能量站”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通过“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互动式实践体验+联动式服务赋能”三位一体的模式,将红色教育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活动中让党员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 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红色能量站”中的党史学习教育,跳出了“读资料、听讲解”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红色精神直抵人心。党员群众佩戴上VR设备,“走进”太原解放战役现场,在枪炮声中体会解放背后的无名牺牲;“置身”刘胡兰纪念馆,亲身感悟“宁死不屈的骨气”,让英雄精神在互动中自然传承。
在“长征地图”互动游戏里,居民们需要组队牵引小球从“瑞金”到“延安”,过“金沙江”要答党史题目,翻越“雪山”需合力搭“桥”。大家玩着玩着便感慨道:“红军靠团结渡过难关,咱们社区治理不也是一样的?”“党史速记60秒”竞赛更有意思,答题时既要回忆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又要琢磨如何借鉴当年发动群众的办法,解决楼道杂物堆积问题。游戏结束后,居民延永继说:“红军打胜仗靠群众,社区治理也得靠大家!”
在这里,党史成了“活教材”,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精神从书本里“走”出来,成为了大家参与社区大小事务的动力。
互动式实践体验 让服务群众“实”起来
“能量补给周”活动中,社区在辖区小广场搭起“能量服务岗”,从高龄津贴宣传到反诈知识讲解,居民有需求随时能在这里找到人。不少居民笑着说:“这服务岗就是‘社区便利店’,有啥需求都能就近解决。”
“健康长征行”义诊活动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带着设备前来坐诊,为居民讲解慢性病防护知识,免费量血压、测血糖,一上午就为200多位居民做了检查。今年80岁的居民李莲贞行动不便,“红色跑腿队”的党员志愿者直接把医生请到她家,还顺便帮她取了药。
除了集中服务,日常里的“随手帮”更显温度。党员志愿者发现小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椅子松动了,第二天就带着工具前来加固;看到独居老人下楼扔垃圾不方便,便主动与其约定每天上门帮忙捎带;遇见老人不清楚高龄津贴办理流程,当场拿出流程表为其标注重点……这些事看似不大,却像春雨一样,把“服务群众”的理念融进了社区日常。
联动式服务赋能 让治理合力“聚”起来
“红色能量站”最核心的作用,是把散落的资源拧成一股绳。社区在服务大厅设立了“金点子收集角”,不仅摆放着意见箱,还设置了便民建议登记表,居民们有任何意见建议,都可以来此反馈,社区安排专人每周负责整理归纳。同时,各小区党员中心户每月上门走访,尤其留意独居老人、租户等群体的需求,并认真做好记录。
后续,社区将依托红色议事会,召集驻地单位集中解决收集到的民生问题。老人看病不方便,康养中心当场认领“银龄健康关爱”项目,承诺每月派医生上门;暑假孩子没人管,图书大厦开办“公益课堂”,提供场地开展假期托管,20多个孩子有了去处;小区几盏路灯不亮,晚上走路不方便,维修队认领后很快维修,当晚路灯就全亮了……居民们的诉求落地又快又实在。
从让红色历史“触手可及”,到让服务群众“落地有声”,再到让治理合力“聚沙成塔”,桥东街道并州东街四社区的“红色能量站”,把“红色基因”变成了基层治理的“行动力”。在这里,每个人既是红色精神的学习者,也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图文 贾婷婷)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