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今年以来,社旗县市场监管局聚焦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堵点、痛点,创新推行“免申即修”信用修复机制,建立“筛选建档—精准告知—客服代办—放权审批—跟踪监管”全链条服务闭环,实现信用修复“零跑腿、零材料、零时差”,切实帮助市场主体纾困难、减负担、增效能。
智筛建档,精准识别对象。依托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建立动态数据库,智能筛选未按时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形成年度“免申即修”目标清单,并按照“补报完成度和修复响应度”双重标准,建立A、B、C、D四类管理档案,帮助市场主体高效完成信用修复。其中A类为已补报待修复的市场主体,B类为未补报待提醒的市场主体,C类为无法通过电话沟通的市场主体,D类为信息提醒无效的市场主体。
智慧推送,精确传达信息。创新运用5G视信技术,为A、B类市场主体定制并推送信用修复信息,告知其符合信用修复条件,在短信中精准嵌入违法时间、补报日期等关键信息,提升可信度。同时,申请信用修复前,需签署《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为向市场主体传达清楚、传达到位,开发《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电子签章功能,对河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的线上文书进行改进,形成简化版的《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以图片形式随信息一并发送,实现《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掌上签署,已累计发送告知信息600余条,电子送达率和咨询响应率均达100%。
智服云办,精心便利群众。组建专业的“信用修复云客服”团队,实行“首接负责+全流程代办”机制,真正实现“修复政策主动找企业、信用服务全程不见面”。在与市场主体通话过程中,信用修复专员通过客服式问答,即时完成身份验证、意愿确认、流程告知。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且主动来电的市场主体实行“专员代填表、系统代跑腿”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效。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但未主动来电的市场主体,由信用修复专员择机致电,告知其失信未修复会对自身经营带来的影响,根据市场主体意愿,帮助市场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企业信用。自实施以来,已为8家市场主体快速完成信用修复工作,将信用修复时间由原来的3—5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主体的感受度和幸福感。
智审直批,精简审批流程。为切实减轻信用修复专员在面对电话沟通时,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工作压力,推行“一线专员直审、分管领导备查”的放权式审批模式。对信用修复专员进行岗前培训,配备“政策包+案例库+流程图”三件套,确保专业高效完成修复工作。对于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办事、用心开展电话沟通而出现判断失误的信用修复专员,社旗县市场监管局党组和纪检部门予以免责,旨在保障信用修复专员大胆、安心地开展工作。
智监双联,精细跟踪监管。建立修复主体“白名单”和失联主体(信息提醒无效或电话不通)“灰名单”双清单机制,通过技术赋能、动态监测和精准服务,实现信用修复从“短期纠错”向“长效治本”转变。运用“互联网+信用监管”模式,加强对已修复主体年报真实性和失联主体登记事项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升靶向精准度。与法院、税务、人社等部门建立“信用修复联席会商”机制,打通跨部门的失信行为数据接口,实现联合惩戒信息实时共享。同时为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走深、走实,加大信用修复及诚信经营政策的宣传力度,助企增信减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