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今年以来,淅川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以“创新机制、前移服务、提效赋能、融合数智”为发力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快速推进。
机制创新破壁垒,构建协同服务新格局。针对50项“一件事”,推行“一事一专班、一事一方案”,由50个重点事项的牵头单位分别组建工作专班,逐一编制实施方案,明确联办事项、业务流程、部门职责等要素,根据工作进度及会商调度,不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闭环管理。
服务前移惠民生,打造便民服务新场景。推行“医政联动”模式,在淅川县中医院设立残疾人服务专区,集成评残鉴定、办证、换证等事项,实现“进一扇门办全套事”;建立新生儿“床边办”机制,对助产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实现“新生出生一件事”产房即时办;构建“1+N”市政报装体系,在政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基础上,将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延伸至城区各个水电气营业网点。
数据赋能提质效,建设智慧审批新体系。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切入点,打造“免证可办”应用场景,采用数据调用、在线核验等方式,实现系统自动获取企业和个人信息,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已实现658个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
数智融合创品牌,开启政务服务新模式。创新推出政务服务AI数字人“小淅淅”,依托DeepseekR1大模型技术,整合政策库、知识库及高频事项办理指南,构建“多终端协同、全时段响应”的新型服务体系。在政务大厅配备智能交互大屏,通过语音识别、视频演示和图文指引实现“面对面”精准导办;同步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部署数字分身,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云端服务窗口。自上线以来,累计处理群众咨询1.2万件次,智能预审材料准确率提升至95%,窗口平均等待时长压缩40%,形成“智能导办预审-人工精准受理-快速办结反馈”的服务闭环。
截至5月7日,淅川县“一件事”办件量28907件,按时办结率98.59%,办件量全市第2;按每万人办件量,全市第一。(供稿:淅川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 杨俊良)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