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1月18日电 (记者 门杰丹)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2024年12月,河南各地在铆足干劲、冲刺年度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案例,涵盖公共资源交易、税费征缴、制度建设、综合监管等等,透过这些案例可见其共性——以创新的方式实施切口小、作用大、见效快的改革性举措。
在南阳,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省率先建成“招投标项目定标决策系统”,在南阳全域14个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招投标项目定标工作全流程线上操作。定标系统的上线运行,将评标和定标作为两个独立的环节分离,是南阳市落实招标投标领域整治工作的创新举措,为全面推行“评定分离”工作打下坚实的平台支撑。作用凸显,即有助于加强定标成员信息的保密性,有助于提升定标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提高定标工作的质效,有助于增强定标档案的规范性,助推当地打造风清气正的招投标环境。
在许昌,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国有产权交易实现全过程电子化的要求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产权交易市场提出的新要求,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积极开发和完善电子交易系统,“罚没资产一批”项目实现了 网络竞价远程化和交易信息全面记录,成为许昌市首个全流程电子化的产权交易项目。国有产权交易项目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方式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提升了公共资源服务质量,增强交易透明度并降低了交易成本,资产处置更加廉洁、便捷、高效,实现了国有资产最大限度保值增值,持续优化了营商环境。
在三门峡,该市税务局在“合、准、新、效”联调联处机制上发力,在全省第一批实现社保费征缴争议处理中心实体化运行,以“1+8+N”的实体机构为基础,在机制建设上突出“合”,在问题剖析上突出“准”,在争议处置上突出“新”,在保障诉求上突出“效”,全力打造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联调联处新格局,高效处理新形势下各种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
在漯河,该市稳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制定五方面20项措施,从制度方面引领全市对外开放工作,积极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平台通道能级持续跃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改革取得新成效。
在桐柏县,该县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各相关行业监督部门携手,致力于推动招投标领域的公平竞争,确保各类市场主体能够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建立长效机制,夯实审查基础;严格责任落实,破除隐性壁垒;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公众参与;多措并举发力,强化监督管理。通过系列举措,积极打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驻马店市推进“四电”应用,助力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信阳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塑造卓越产业生态,释放营商乘数效应;商丘市对“证”下药,聚力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鹤壁市完善多元调解仲裁新机制;义马市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对接……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最大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有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改善空气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发力。同样,优质营商环境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市场竞争环境、公平法治环境与规则制度环境建设。
优质营商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河南各地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真心实意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不断创新思维,用切口小、作用大、见效快的改革性举措引领营商环境持续向“新”而优。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