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近年来,聊城市冠县创新打造“信用+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入文旅工作全链条,通过信用赋能队伍建设、志愿服务与场景拓展,同步打造“信用+公益培训”特色品牌,构建起“全领域覆盖、多维度发力”的信用文旅新体系。
信用赋能队伍建设。冠县以政务诚信建设为核心,在文旅系统建立职工信用档案,将履职尽责、志愿服务等表现量化为信用积分,打造“诚信型机关”。截至目前,冠县文旅局信用等级AA级以上工作人员达22人,占比超三分之一,2023年度获评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美信用集体”称号,2024年度获评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信用赋能志愿服务。冠县充分发挥文旅志愿服务队作用,深入135个小区、村庄、单位,开展信用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等活动800余场。同步推进“信用+志愿服务”与新农村业校活动融合,开展“送戏曲、送电影、送知识、送非遗”四送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幸福之县建设。
信用赋能应用场景。冠县创新推出“信用+借阅”“信用+星级酒店”“信用+景区”等政策,为“诚信之星”提供门票、住宿、观影等优惠,让信用“有形有价有用”,提升守信者获得感。
“我们始终坚持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提升队伍凝聚力、文化惠民力、社会服务力的有力抓手。从机关内部信用积分管理,到文旅场景的信用激励,再到面向群众的‘信用+公益培训’服务,努力让信用成为文旅发展的‘硬支撑’和‘金名片’。”冠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旅局局长靳大虎表示。
立足群众文化需求,冠县将诚信教育融入公益培训,使课堂成为传播文明、培育美德的重要阵地,年培训超万人次。2024年,冠县联合相关部门组建“信用+公益培训”大联盟,14家优质机构加入,免费开设架子鼓、古筝、查拳、梅花拳、舞蹈、机器人编程等15类课程,惠及6200余人次,实现技能与品德双重提升。其典型做法被《聊城信息》第32期刊登,让“信用有价,公益无界”理念落地生根。
“很荣幸成为‘信用+公益培训’大联盟的成员,过去闭门教拳,如今,借‘信用+公益培训’的东风,查拳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破圈,被更多人认识与了解,实现了更好的传承。” 冠县查拳研究会会长沙宗朝深有感触地说。
蓝话筒旗舰校教师孙佳辉也表示:“作为‘信用+公益培训’大联盟的成员,蓝话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让口才教育惠及更多的孩子,两期公益课我们已经累计惠及了64名学员。”
展望未来,冠县将重点拓展“信用+乡村旅游”“信用+文创”等新兴场景,构建全年龄段覆盖的文旅信用体系;深化“信用积分兑换文旅权益”机制,让守信家庭享受景区优待、文化服务等礼遇;持续推动非遗传承与信用教育结合,以信用为纽带驱动文旅产业与诚信建设深度融合,让文明之花在冠县常开常艳。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