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威海
  • 中宏网首页 >
  • 踏歌行 >
  • 威海 >
  • 正文

威海市环翠区鲸园街道:信用筑基聚合力,共绘社区新图景

2025-08-07 16:29:22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在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中,信用建设已经成为凝聚社区力量,激发多元活力的关键纽带。威海市环翠区鲸园街道以信用体系为支撑,将主播培训、社区研学、社区集市等特色活动有机融合,让诚信文化浸润社区生活,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发展新格局。

  信用赋能主播培训,点亮居民技能致富之路

  一是构建“信用+培训”双轨机制,夯实诚信直播根基。街道将信用管理嵌入“鲸喜星主播”培训全周期,建立“信用档案—培训考核—实践评价”闭环体系。报名阶段,学员需签署《诚信培训承诺书》,将培训考勤、作业完成度等纳入信用积分考核,累计失信行为超3次者取消培训资格;理论课程中,增设“直播诚信规范”专题模块,通过案例教学强调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失信风险;实战环节,以“信用星级”划分学员直播权限,信用等级达3星以上者可优先获得社区助农直播资格。目前,已对150名参训学员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其中26名学员因诚信表现优异获得“诚信主播”认证。二是推行“信用兑换”激励模式,释放数字经济活力。 创新“信用积分=服务权益”兑换机制,学员可通过诚信参与培训、规范直播带货积累信用积分,兑换社区服务或商业资源。例如,累计信用积分达200分的学员,可申请使用社区电商基地直播间开展个人创业直播;信用星级达5星的学员,优先推荐至辖区商企担任兼职主播。长征社区居民王女士凭借诚信直播积累的300积分,不仅获得社区“助农直播达人”称号,还与本地企业达成长期合作。目前,通过信用激励已促成12名学员与商企签约。

  信用筑基社区研学,培育全龄段诚信风尚

  一是打造“信用研学”品牌,规范志愿服务体系。在“研学+”模式中植入信用管理理念,针对宝妈研学志愿者建立“服务时长—诚信表现”双维度评价体系。志愿者参与“春日寻迹雷锋”等研学活动时,需通过信用环翠实时记录服务时长;累计服务满50小时且信用无瑕疵的志愿者,可获评“诚信研学导师”,享受社区教育资源优先使用权。二是设计“信用研学护照”,激发亲子诚信意识。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信用研学护照”,将“社区定向探索”“体质监测”等研学活动与信用启蒙教育相结合。孩子每完成1次诚信研学任务(如遵守活动规则、如实记录探索成果),可获得1枚“诚信印章”,集满10枚印章可兑换社区书屋借阅权、亲子活动优先报名权等。菊花顶社区联合入驻企业开展的“体育素养研学”中,40余名青少年通过诚信参与体质监测,全部获得“诚信小卫士”证书,家长反馈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诚信观念显著提升。

  信用聚力社区集市,构建诚信商业共同体

  一是建立“商户信用榜”,净化社区消费环境。在“鲸喜优选”社区团购中,推行“信用商户”准入机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合作社区、商企开展信用审核,失信商户一律禁止入驻。每月根据商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诚信等指标,评选“信用红榜”商户,授予“鲸园诚信商家”牌匾,并给予社区流量扶持;对出现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的商户,予以清退。二是创新“信用团购”惠民模式,激活共治动能。面向居民推出“信用团购券”,居民可通过参与社区治理积累信用积分,兑换“鲸喜优选”团购折扣。该模式不仅让居民享受实惠,更推动7名“居民团长”主动转化为社区信用监督员,协助排查团购商品质量问题5起,形成“消费即监督”的诚信闭环。

  信用赋能就业服务,筑牢民生诚信基石

  一是搭建“信用零工”对接平台,破解用工信任难题。在“微鲸通”就业平台中嵌入信用评价系统,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建立双向信用档案。求职者需上传技能证书、诚信承诺书,用工单位需提供营业执照、信用报告,双方交易完成后可互相评价,信用记录实时同步至街道“零工驿站”。北门外社区“暖心妈妈岗”招聘会中,10余名宝妈通过信用认证快速匹配家政、手工制作等岗位,用工单位因信用良好率达100%,岗位成交周期缩短50%。二是推行“信用职业规划”服务,提升就业诚信素养。联合市、区部门开展“信用就业指导课”,为求职者讲解劳动合同诚信条款、职场信用维护等知识,对完成课程并通过诚信考核的求职者,发放“信用就业推荐函”,向用工单位优先推荐。

  鲸园街道以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将诚信基因注入社区服务、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各领域,实现“小信用”撬动“大治理”的实践突破。下一步,街道将深化“信用+”场景拓展,探索信用积分跨社区互通、诚信行为社会联动激励等机制,让诚信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硬通货”,书写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新篇章。

编辑:宁晋环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