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组成调研组赴滨州职业学院,与匈牙利欧陆科技产业园、维克勒国际大学代表举行合作调研座谈会,旨在推动中匈职业教育合作,探索共建国际工科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与国际化办学路径。山东星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海克斯康大中华区教育生态事业部、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等机构代表共同参与本次调研。
座谈会上,平台副主任首先介绍了参会各方及欧洲产教融合实训中心的建设背景,并表示希望滨州职业学院与维克勒国际大学充分发挥各自专业和资源优势,本着务实合作精神,积极探讨在匈牙利欧陆科技产业园内合作设立国际工科学院的相关事宜,通过深入沟通明确合作诉求与实施路径,推动项目早日落地。
滨州职业学院党委委员胡洪涛介绍了学校国际办学专业建设与已取得的成果,强调匈牙利是学院国际化合作的重点方向,也是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关键区域。他表示,学院始终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的理念,积极协同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王发鸿进一步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与合作成效,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在国际交流与产教融合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为中外合作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维克勒国际大学校长马俊凯介绍了该校工科类专业的建设情况,提出可率先共建“班墨学院”,以标准输出为基础合作办学,面向匈牙利及欧盟学生开展招生培养。双方围绕办学层次、管理模式、专业设置、招生对象与审批流程等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初步达成一致合作意向。
海克斯康大中华区教育生态事业部总监周燕娜、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项目部主任孙海洋分别表示,将积极关注并支持两校合作进程,并愿在中匈职业教育合作中提供相应资源与服务支撑。
通过此次座谈,中外各方一致同意在匈牙利欧陆科技产业园内合作建设国际工科学院,计划开设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与中医康养等相关专业。下一步,外方将梳理合作需求清单,中方相应推进研究确认工作,双方将按职责分工加快推动合作项目实施。
此次调研座谈加强了中匈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为构建跨国产教融合新机制、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在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平台将坚持公益性原则,继续秉承“融合创新,赋能发展”的宗旨,以需求为引领,以项目为导向,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探索产教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产业与教育需求精准对接提供更多助力与更好服务。(图文 应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