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盟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激发企业经营生产活力,释放经济发展动能。
全盟先后多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和专题推进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抓落实,建立盟领导包联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针对2022年“区评”整改工作,对标对表全国全区先进指标,于5月初制定印发《阿拉善盟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3年)》,明确各指标牵头单位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整改提升工作。盟发展改革委作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部门,组织各旗区、各部门对营商环境指标逐项查漏补缺,抓好整改落实,切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升级。
同时,全盟把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市场环境、守信践诺的诚信环境作为关键,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企业如果有需求,帮办代办员随时能到现场帮助企业办理手续,我们通过手机也能提交帮办代办事项,申请上门服务,非常方便。”在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政务服务(帮您办)工作站,内蒙古冠仕达化学有限公司负责人苏延波介绍,公司距离此处50多公里,这项服务让他们办理手续很方便。
2023年,全盟政务服务系统为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在全盟启用“重大项目服务平台”并上线“小驼帮办”平台,实现帮办代办“指尖办”线上服务。推行“一网通办”线上办理,强化线上线下并联审批,通过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精准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盟共认领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4082项,网办比率99.79%,即办件比率83.2%,“最多跑一次”事项比率100%,承诺时限压缩比率87.54%,办理“一次办”相关事项18.3万余件。
“您好,请问您之前来电咨询的问题解决了吗?您对职能部门的处理结果满意吗?”在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面对热线回访专员尤琪的暖心回访,电话那头的客户连连说“办好了”。据悉,为确保企业群众的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了全盟27条热线,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并实施“智能+精细”化建设,从“话务中心”向“数据中心”转变。截至目前,全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接听群众来电、拨打协调及回访电话210978个,受理群众有效诉求93235件。在2023年4至11月自治区热线抽检回访我盟热线工单中,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排名均居自治区前列。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若欲“引凤来栖”,必先“筑巢以待”。好政策、好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一项项改革措施,带来的是营商环境的提升。
近日,位于阿拉善高新区的内蒙古中和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顺利领取了精细化工项目的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阶段施工许可证,这是高新区核发的首张《分阶段施工许可证》。据了解,分阶段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意味着建设单位在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后,可根据施工进展顺序自主选择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室等阶段分别申请办理施工许可,工程项目也可实行分段图审、分段许可、分段施工,真正实现缩短审批周期。“目前,公司已按照项目建设工程节点办下了所有的施工许可证,项目已建设完成开始试生产。这个政策我认为非常好,不仅减少了企业办理手续的流程,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有助于实现早日投产。”内蒙古中和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付雷说。
工程建设项目专业性强、审批环节多,如何优化流程尽快审批,一直是住建部门不懈努力的目标。如今,一句真诚的评价背后,反映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实效。
2023年,盟住建局推动制定了《阿拉善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图(5.0版)》,按项目投资和功能用途细化为14个类型并分别制定“主题式”“情景式”审批流程,将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将简易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8个工作日以内,申报材料精减压缩30%以上。持续推动落实《阿拉善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工作实施方案》,推行“一窗受理、信息共享、联合勘验、限时办结”服务模式,工程城建档案和土地核验实行告知承诺制。截至目前,全盟竣工验收项目177项,实行联合验收162项,联合验收率达88.2%,平均办理时间为4.69天。同时积极推进与自治区政务一体化平台证照库对接,工程项目审批电子证照数由原来的4个增至14个,大幅增加了全流程审批电子证照覆盖面。完成全盟范围内21项区域评估评审任务,100%进行公示并纳入工改系统,为企业提供区域评估成果查询和应用。截至目前,各园区项目应用区域评估337次,区域评估应用项目占比65.2%。
产业兴则经济强,产业优则动能足。我们高兴地看到,全盟上下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出“硬招”、办“实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信心、补元气。
“非常感谢你们的耐心讲解,我知道怎么操作啦……”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办税人罗红霞与阿拉善高新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沟通的微信里,她向税务干部表达着谢意。“我们公司离税务局较远,申报税务信息时经常会遇到不会的步骤,平时想线下咨询相关问题不太方便。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在水资源税税源采集、税款计算、纳税申报、政策减免等环节一步步辅导我如何通过手机申报,即使下班时间也耐心回复信息,真的很暖心。”罗红霞说。
为促进企业发展、吸引外资和推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但政策从“纸上”到“地上”靠的是落实。2023年,全盟税务部门成立实体化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印发《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善盟税务局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方案》,其中五批109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全部“落地生根”;梳理形成《阿盟税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一览表》,对148项具体措施明责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推行24小时“税收顾问”“三级导税”、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潮汐”窗口等举措,进一步拓宽渠道、压缩办税时间,目前全盟办税服务场所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压缩至7.18分钟;严格落实退税制度,针对出口退(免)税申报企业推行24小时跟踪服务,通过电子化方式留存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无纸化退税申报地域全覆盖等举措,目前已实现企业办理所得税更正申报时,无需再递交其他退税申请资料。为强化诉求响应,全盟税务系统打造了“一对一、专家型、直达式”的“网格化”服务体系,配备网格员118名,100%覆盖企业,目前已累计与纳税人互动5.6万余次,帮助解决问题3800多个,推送政策1200余次。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吸引力。通过不懈努力,全盟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并日益浓厚,广大企业家在这里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如今的阿拉善,正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福地”、发展的“高地”。(记者 沈雅腩 李亚男 张彧)
原标题:以环境之“优” 谋发展之“势”——我盟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