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10月26日电 今年以来,阿拉善盟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盟委行署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提高政治站位,以纳税人缴费人问题为导向,着力解“难”、治“痛”、破“堵”,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实现全盟95%以上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退库平均办结时间压缩至1.6天,“网格化”主动式服务覆盖率达97.43%,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满意度稳步提高,税收营商环境提档升级,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度重视,及时部署有保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督促指导,分管领导一线指挥、狠抓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定期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调度会,研究部署每阶段重点工作,深入剖析2022年营商环境纳税指标评估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总结纳税指标最新进展,及时纠正问题,不断推进指标提升。截至目前,召开推进会1次,专题汇报会2次,调度会4次。同时,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实体化专责运行,统筹协调营商环境工作,确保层层压实责任、项项有人负责,逐步形成纵合横通的全方位联动创优的良好态势。
严抓指标,任务落实有重点。建立健全“一周一填评,半月一调度,一月一评估、公示约谈、考核考评”等“一揽子”工作制度,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一览表》,列明任务清单,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提升税费服务质效等128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责任科室,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挂图作战,逐项落实。各责任科室每周填报《一览表》,工作专班及时掌握提升指标情况,定期开展工作调度会,进行评估分析,力促各项任务指标半月有进展、每月有提升。截至目前,各责任科室填报《一览表》12期,工作专班集体审核4次并发布《工作提示反馈单》30余次。
深入整改,解决问题有成效。坚持“边学习、边整改、边总结、边提升”,结合工作实际,对标先进地区,学习典型经验,推进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好的做法优的措施在本地区逐步实现。印发《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采取台账式管理,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时限要求,形成3大类12条整改措施,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定期开展回头看,对优化措施进行评估。对整改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监督,对整改缓慢无实质进展以及未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按考核细则的部门兑现考核结果,切实拧紧“责任链条”,截至目前,整改完成率达100%。
精准辅导,政策落实有速度。构建减税降费“1+5+2”常态化工作机制,梳理形成了与本地区相适应的税费政策汇编。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问需问计大走访”等工作,通过纳税人发放《税费优惠政策温馨提示书》、“幸福账单”,推送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二维码,精准靶向宣传辅导,实现最新政策“一扫即得”。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打造“税收顾问、项目管家”等特色服务机制,制定专属政策推送计划,确保红利迅速“落袋”。截至目前,累计推送“红利”账单3662个,宣传优惠政策2.5万户次,答疑解惑1.1万人次。
创新举措,纳税服务有提升。积极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进一步推动“跑马路”向“走网路”的转变,实现191项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223项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打造“驼乡税驿”智慧服务平台,推出“云办税”功能,构筑“云”办税服务厅,实现“审核-排队-办理”全流程线上操作。打造“十分钟”税费服务圈,在阿拉善左旗四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税费服务延伸点,方便纳税人享受“门口即办”的便捷。创新推出“小税驼”远程可视化服务系统,在全盟建立6个征纳互动运营服务中心,配备32名工作人员,为纳税人缴税人提供智能应答、精准推送、人工互动等服务。创建“网格化”服务体系,主动为纳税人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目前,全盟共配备网格员118名,已覆盖辖区内97.43%的企业,累计与纳税人互动5.6万余次,解决问题4000余个。
宽严相济,柔性执法有温度。对纳税人关注度高的执法事项,提前做好调研,摸清实情,充分把握群众的心态与情绪,考虑税务执法对象的切身感受,大力推广柔性执法,有效运用说服教育、约谈提醒等非强制性的执法措施,进一步优化欠税、稽查检查等税务执法方式,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共开展说服教育121人次,全盟行政处罚较去年同期减少25%,成效初步显现。
强化协作,部门联动有合力。加强涉税数据共享应用,强化与市监、人社、农牧林水、残联等部门的协同,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开展联动分析,打破信息壁垒,疏通业务衔接中的难点堵点。盟旗两级税务部门与财政、人民银行均建立会商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三方会商会议,促进退库工作提速增效,助力企业赢先机、增动能。今年以来,全盟退库业务平均办结时间提速至1.6天。不断深化与银行机构合作,持续优化“银税互动”服务。截至目前,共联合6家银行开展银税互动服务,累计为198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349笔,发放金额2.38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阿拉善盟税务局将继续在盟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切实发挥税收职能、不断提高服务质效、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