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积极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热土。
创新行政审批机制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2021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把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和“当头炮”,不断推进流程再造和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推动一批、审批一批、备齐一批”的原则,全面推进阿拉善盟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电子印章和电子施工许可证应用。今年以来,线上办理项目备案68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35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2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6件,建筑施工许可证16件。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受理期内次要件容缺预审”和“告知承诺”机制,扩大重点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红利覆盖面,共与35家企业签订承诺书后取得临时开工通知书。并针对临时工程项目审批推行“一张表单申请、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机制运行、一套材料审核”的“四个一”运行模式,坚持先易后难、分类审批、容缺预审,确保项目手续能批尽批、应审尽审,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阿拉善高新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局长姚彬说:“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的软实力,也是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们在设立工业项目绿色通道综合窗口和推行集成套餐服务+容缺预审、重点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等服务举措的基础上,持续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在提升服务质效上做加法,当好园区企业和群众的贴心人。”
内蒙古齐晖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小强说:“阿拉善高新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的一站式服务,让我们企业手续申报更加简洁、明了。而且所有手续都有专人负责跟踪办理,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打造“蒙速办”服务品牌
推动项目审批提速增效
以打造“蒙速办”政务服务品牌为核心,制定印发了《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行“蒙速办·一网办”“蒙速办·掌上办”“蒙速办·一次办”“蒙速办·帮您办”工作实施方案》,以拓展服务方式、聚焦利企便民、聚力线上服务、注重方便快捷为出发点,根据园区产业发展特点,依托“蒙速办·帮您办”窗口和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在大厅配备专业代办帮办员,根据企业需求分环节、分阶段提供代办帮办服务,推行重大项目“综窗受理、并联审批”的服务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将项目审批从“链式管理”转变为“集成化”管理,提高投资项目的审批效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内蒙古科锐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詹盛奇说,“蒙速办·帮您办”工作机制推出后,只需与帮办代办员签订委托协议,他们就会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办结所需时间大大缩减,现在许多事项办理时间只需以前的四分之一。阿拉善高新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工作人员任建成说:“我们大力推进‘蒙速办·帮您办’工作,实行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项目实施,形成了由‘企业跑’变‘政府跑’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审批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推动项目审批提速增效,促进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投产。”
截至2021年11月,高新区共有27家企业通过“帮您办”的方式办理了项目备案、施工许可证等前期手续。同时,线上线下两端发力,线上重点推动“一网办、掌上办”,解决网上办事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系统不连通、数据不共享、业务难协同等问题;线下着力开展“一次办、帮您办”,通过优化流程,整合环节,梳理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业务量大的114个“一次性”事项,精简申请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针对38个高频业态整合了“一张表单”,推进“三减一优”,提升审批效率,增强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阿拉善高新区个体工商户韩龙说:“我在政务大厅‘一次办窗口’只填写了一张‘我要开餐馆’的申请表,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特别快捷。”
加强“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一网通办”能力
全面开展“三减一优”工作,对权力事项进行“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今年以来,高新区对41项权力事项进行了办理材料压缩,共压缩材料107个,压缩比率4%;对203项权力事项进行了办理环节压缩,共压缩环节322个,压缩比率13%;对432项权力事项进行了办理时限压缩,压缩比率57%。积极推行盟域通办,开展2次盟域通办专项检查,梳理办结17个部门的176个业务。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应用,组织各相关部门集中办公5次,统一明确各部门权责清单,完成事项认领和梳理拆分工作,切实提升一体化平台服务能力。截至目前,阿拉善高新区已申请权利事项578项,承诺压缩时限比率为81.68%、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率为100%、全程网办比率为80.24%;公共服务事项265项,承诺压缩时限比率为62.28%、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率为99.25%、全程网办比率为81.13%。
最大限度缩流程、减环节、降成本,集中督办重点项目,切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和网办深度,健全完善重点项目保障落实机制,持续推行“代办”“帮办”服务,变“企业跑”为“政府替”。内蒙古格莱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善说:“阿拉善高新区多措并举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给我们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了项目建设承诺制,加快了我们项目的建设进度。公司从2020年11月注册到项目投产,仅用了四个多月,有效提高了项目的进展速度,为产品早日投放市场节约了大量时间。”
打通金融服务堵点
持续优化金融环境
面对园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高新区金融服务中心积极开门纳谏,广泛征求群众、服务对象、共建社区的意见建议。了解到企业融资诉求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后,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协调帮助重点企业纾困。内蒙古齐晖药业有限公司在二期项目建成后,由于试生产阶段购买生产原料等原因,也出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企业第一时间与阿拉善高新区金融服务中心联系对接,该中心结合实际情况,一对一推荐适合的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有效解决了企业急难愁盼的融资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吃下了“定心丸”。该公司总经理张平虎说:“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对接了内蒙古交通银行,授信了8700万元的固定贷款,申请到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为我们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了资金保障。”
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全力推进银企对接、企业挂牌上市等各项工作,积极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全力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和支撑作用。今年以来,高新区金融服务中心共走访企业70余家,梳理企业融资需求项目67项、融资规模52亿元,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项目8项、融资规模15亿元。进一步完善融资项目库建设,编制印发融资项目册,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政银企对接会、一对一、点对点等方式,积极主动向区内外金融机构进行推介。目前,阿拉善高新区金融服务平台共入驻企业182家、金融机构65家,通过线上发布金融产品14项,收集金融政策50余篇,发布融资需求93.26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直达性、便捷性。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和“一企一策”等举措,帮助80户企业解决信贷资金35亿元。阿拉善高新区金融服务中心主任王俊和说:“今后,阿拉善高新区金融服务中心将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以服务实体经济稳增长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底线,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见成效,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更加通畅。”
2021年,阿拉善高新区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使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释放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刘丽娜 赵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