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乌兰察布市
  • 中宏网首页 >
  • 地市营商资讯 >
  • 乌兰察布市 >
  • 正文

一枚印章 一个窗口“阳光服务”温暖群众

——探访乌兰察布市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2022-07-06 09:01:58 来源:乌兰察布新闻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乌兰察布市以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与服务水平为引领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正在持续推进。随着改革任务的走深走实,改革试点成效已逐步显现,全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市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地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这项改革的主管部门乌兰察布市委编办及改革试点旗县察右前旗和化德县,感受这种办事从繁、慢、难,到简、捷、易的效率提升。

  “一枚印章管审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三位一体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

  作为改革的主管部门,市委编办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外出考察学习,深入广泛调研,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改革试点,在机构挂牌规范、机构设置运行、职能职责调整、人员转隶分工、审批服务事项承接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并及时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2020年12月2日、3日,全市首批、自治区第二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旗县,察右前旗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化德县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分别正式挂牌运行,成为全市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先锋”。

  按照“撤一设一”原则,察右前旗和化德县率先整合原有行政审批职能,将政务服务局更名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将企业和群众办理频率高且适于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全链条划转至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截至目前,两地分别划转20个部门的290项和14个部门的149项行政审批事项。

  “试点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多部门、分散化行政审批体制,将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力合而为一,其职能定位更加清晰、审批权限更加集中,有效解决了审批领域诸多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使审批效能得到显著提升,构建起‘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模式。”化德县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局长张哲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进行了解释。

  “我是来办理执照换章业务的,整个办理流程和手续非常简单便捷,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好,这种快速、优质的服务正是我们企业期盼的。”马占琴是内蒙古聚点环保餐具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公司近期在中国招标采购网上进行电子执照审批备案时,由于原有营业执照发证机构公章模糊,导致申请被驳回,因此企业急需办理增减补换照业务。

  和马占琴有同感的还有内蒙古顺邦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张志猛,“因为经营项目变更,需要重新办理营业执照,我提前从网上查询了需要哪些材料,到窗口后一会儿就办完了,高效的办理流程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在察右前旗政务服务大厅,拿着新营业执照的张志猛开心地说。

  “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改革新模式使行政审批服务更优质高效,信息沟通更及时,实现了受理事项“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地推动了政务服务便民最大化。

  “一窗办多事”开启政务服务新时代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不可缺少。

  “免费刻送的五枚公章,让我省了1000多元钱,一窗通办,半天之内就能拿到证。”在察右前旗政务服务大厅,申请注册乳业公司的企业主马荣亭高兴地说。

  除了为办事企业最大限度节省开支,提供免费制作、免费邮寄、免费复印证件或材料等服务外,察右前旗政务服务中心还为入驻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将受理、核准等环节整合为一个环节,实现“审核合一、一窗通办”,目前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半个工作日。

  在察右前旗3000平方米政务服务大厅,审批、工改、不动产、公安、民生、税务、公积金七个专区,93个办事窗口面向公众开放,企业、群众可进厅办理行政审批、民生服务事项848项。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中心还专门设立绿色通道,实现全程“帮办代办”的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累计签订企业委托书68份,无偿办理78个项目。

  “像一些工程建设项目,以前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企业要去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消防等多个部门,办理节能、林地、人防、消防等相关手续,办理时限需要45个工作日,实施行政审批集中划转后,只需在‘帮办代办’窗口,提交齐全、准确的资料,34天便可办结,压缩时限25%左右。”帮办代办服务中心负责人赵海龙介绍。

  同样是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化德县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推出流动服务、并联审批等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科学划分功能区,优化调整窗口,确保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一站式”服务提档升级,使多项审批在一个窗口全部完成。

  同时,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行“一张表单”申请和“一套材料”受理模式,并设置“蒙速办·一次办”专窗,让群众办理的部分事项由“跑多个部门”转变为“最多跑一次”。

  “24小时不打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6月15日中午,刚注册了新公司的张先生来到“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进行自助领票操作,“即到即办,几分钟就办好了。”

  “这里主要是接续电子税务局的工作,客户带好身份证,就可以完成申报缴税、申领发票等业务,网上走完流程,后台票种核定,实现实时审核,实时办结。”导办员李莉在一旁指导讲解。

  24小时自助服务区位于察右前旗政务服务大厅外侧,这里共设置有金融、人社、公安、自助办税、公积金、免费复印、异地通办七个专区,15台智能化自助终端机和8台电脑,全天候开放。

  “自助服务区涉及600多个高频便民服务事项,通过打造白加黑、全天候不打烊的优质政务服务,力求让政务办理更加便捷,让办事群众更加满意。”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赵红艳说,自助服务区还安排了人工导办,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在赵红艳的协助下,记者体验了身份证明打印业务。在终端上点击“无身份证明办理”,输入个人信息、选择身份证明用途、进行人脸识别,身份信息就出现在了终端屏幕上。然后选择“打印”,一份临时身份证明从终端输出,整个过程用时不到3分钟。

  据赵红艳介绍,自助服务区运行以来,已累计为群众办事1.6万余件,接下来自助服务区将持续拓展更多高频功能。

  “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作为察右前旗创优政务服务方式、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的举措之一,确实为办事群众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其中,“异地通办”已全面实现了与上海、江苏等17个省市、苏州等44个地级市以及呼包鄂等100多个区县事项跨区域通办业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异地跑”“多头跑”“折返跑”的烦恼。

  优化行政资源配置,创新行政审批方式,精简事项,优化流程,减少材料,压缩时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不仅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也让办事群众真正成为政务服务新时代的最大受益者。

  “察右前旗和化德县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为乌兰察布市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今年,市本级、丰镇市、察右后旗和凉城县也已经申报了改革试点,希望通过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助推行政审批改革,营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让企业、群众享受更加规范、阳光、透明的政务服务。”市委编办主任池涛说。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随着改革深入推进,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我们相信,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将为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聚动能添活力。(张丽娟 张晓鹏 唐璇博)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