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政法机关“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市司法局围绕落实全市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规范、服务和保障作用,聚焦群众办事方便和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扎实推动大讨论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来,市司法局组织26家律师事务所为77家民营企业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市司法局副局长高奇峰介绍,市司法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市律师协会,启动“百千万”送法进民企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为企业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助企纾困、为企解难。
律师调解工作在助力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推动我市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律师专业法律服务与调解工作的互动对接,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对专业法律服务的需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调解中心受理我公司200多个案件,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调解140余件。”在市律师协会律师调解中心正在办理结案手续的乌兰察布市鼎辰物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富云说,调解中心办事效率高,既为公司节省了时间,也挽回了经济损失,他非常满意!
市律师协会律师调解中心调解员屈亚楠介绍,在受委托调解的案件类型中,大多是物业纠纷。调解中心为纠纷双方提供了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物业矛盾纠纷的平台,有效维护了广大业主和物业企业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调解中心物业纠纷调解颇有成效,真实调解成功率已达91.5%。深受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广泛好评。
去年以来,市司法局积极采取多种法律服务的方式,把“企业有事找上门”变为“律师服务送上门”,积极参与人民调解、信访、涉法涉诉、法律援助、仲裁、行政复议等案件。截至目前,诉前调解已成功调解1059件,开展《民法典》宣讲及法律培训100余场次。
公证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公证机构注重发挥公证制度的职能优势,积极介入营商涉及的企业设立、投资、贸易、清算等各个环节及其延伸领域,提供精准、高效的公证服务与法律保障。
“谢谢市公证处的帮助,保护了我们企业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乌兰察布市港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玉双说,市公证处为公司进行相关保全证据公证,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了把公共法律服务送到企业“身边”。在此期间,公证员经常提供上门服务,受到企业的诸多赞誉。
市公证处主任王海云说,公证处以服务企业和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公证在帮助企业防范风险、预防和减少诉讼、维护权益、促进发展等各方面的重要职能作用,多举措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据悉,为持续深化公证领域“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坚持减证便民、优化服务,多元化延伸服务平台范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证法律服务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市公证处“牵手”集宁区不动产登记大厅为老、弱、病、残和有特殊原因无法到公证处办理公证业务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及办证专用车“零接触”办证举措,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更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
记者了解到,自全市政法机关“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市公证已处积极开展各类便民利企活动共计上门办证18件。
原标题:市司法局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