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8月2日电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电力保障项目,切实将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优化营商环境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电力先行”助力“乡村振兴”,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农垦供电分公司党支部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新途径,创新实施“村电共建服务共融”项目,扩展供电服务领域,增强供电服务能力,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激活企业优质营商环境一池春水。
“村电共建”服务共融 构建暖心“服务站”
“快来看,供电公司把电力驿站开到咱村委会了!”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远景村二组村民王友欣喜地奔走相告。4月22日,农垦供电分公司通过前移服务端口,率先推行“村电共建”项目,12个乡村“电力驿站”正式揭牌使用,驿站启用后辐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12个村社、3398个台区,涉及用户90596户,快速解决了企业和村民用电需求。
翻开临河区远景村“电力驿站”悬挂的“村电共建诉求”记录本,上面一一记录着村民反映的用电问题。“驿站就设在家门口,我们只要有用电诉求就及时向所属电力驿站‘网格员’传达,用电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为你们点赞!”电力公开日当天,村民安小平来到驻村“电力驿站”进行养殖户线上报装申请,业务办理的便捷程度让他赞不绝口。
农垦供电分公司持续提升“村电共融”服务效能,搭建用电安心、交费省心、服务贴心“三心服务站”,提升村民用电“获得感”。从今年4月以来,12个“电力驿站”共计收集客户诉求19条,截至目前,已处理完成15条,剩余4条已纳入实施计划,厚植“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品牌形象。
“村电共建”网格共享 构建全域服务网
“现在的供电服务真是又快又贴心,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一键呼叫专属网格员。”农垦供电分公司的“码”上服务模式受到了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巴音村村支部书记祁三保的称赞。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该分公司在建立的12个新时代“村电共建社电联建”服务点分别派驻网格客户经理12名。客户经理通过“电力驿站”办公点、“一村一码”服务台、专属微信工作群等服务方式,织密与群众沟通联系的线上线下网格体系,共建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原来办理用电业务要往营业厅往返跑好几次。现在申请办理变压器增容业务呼叫电力网格员就能快速实现现场服务。”水桐树村村民张永全赞不绝口。
农垦供电分公司始终将“获得电力”作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推出“村电共建”网格化管理服务,将便民服务、农网改造、安全用电等内容纳入村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打通农村电力服务的“最后一米”,实现办电不出村、问题不出镇,谱写优化营商环境绚丽新篇章。
“村电共建”服务到村 共绘乡村振兴图
乡村要振兴,电力必先行。7月22日,临河区狼山农场四分场支部书记王瑞将绣着“村电携手共建、解百姓急难事”的锦旗送到农垦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手中,为该公司解决用电难题表示感谢。进入7月份以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正值夏种农忙时节,而今年全区平均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少,加上持续高温,狼山农场六百余亩玉米地正在遭受旱情。
“为了解决我们村的玉米干旱问题,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决定实施引蓄黄河水进行水源补充,新建黄河水沉砂池1座,灌溉系统8个,可当前变压器容量过低,无法直接启用抽水泵,急需你们电力部门的帮助。”万分焦急的狼山农场四分场支部书记王瑞通过本村社“电力驿站”,第一时间联系到份子地供电所所长杨斐。听闻情况后,农垦供电分公司立即启动“灌溉助农绿色通道”,火速组织人员现场勘察,确定供电方案,积极筹备物资,安排专人负责全流程对接,争分夺秒拯救受旱玉米。仅用一周时间,2台变压器成功上岗,“及时电”挽救了600余亩受旱玉米。
今年以来,农垦供电分公司贯彻执行上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结合当地特色农业,持续改善农村地区电网基础设施,聚力“村电共治”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用优质可靠的供电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助推辖区乡村振兴与地方经济发展,铺染乡村振兴画卷中的基础底色。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