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区政务服务局坚持聚焦市场主题需求,以深化“八项服务”为抓手,打造政务服务新引擎。
持续推进“跨域通办”政务服务。海拉尔区政务服务局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政务服务改革,同呼伦贝尔市级、鄂温克自治旗建立中心城区一体化合作模式,共同谋划梳理出5个单位的44个事项,实现了一个窗口办理、一张表单告知、异地审批受理、一套机制运行。和锡林浩特市签订政务服务“跨盟市通办”联动框架协议,双方互设通办窗口,提供专用账号,两地首批推出66项企业和群众高频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在异地系统办理。
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云端服务。海拉尔区共制作电子印章61枚,关联电子证照事项651项,电子证照总汇聚数为412628条,完成签章总数412027条,电子签章率99.85%。围绕数据共享需求,海拉尔区各相关单位均已实现权责范围内应认尽认,共认领并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82项。同时,持续推进“蒙速办”APP移动应用开发和用户注册工作,已完成注册任务并积极对接16项应用至区级专栏。提档升级“帮您办”重点项目服务。实行一对一、点对点重点项目服务策略,在全区各重点项目及前期手续审批代办员的共同努力下,海拉尔区2022年市级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展前期对接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出“代办帮办+产业园”服务模式,在现代农牧业产业园设置代办点,为园区内3个重点项目提供代办服务。
全力打造“百事通”高效服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将每一个事项按照主体类型、办事“情形”、办理内容等因素梳理细化,目前已实现203项“一次办”套餐“全事项、全链条、全流程、全环节”服务。同时,大力推行全程电子化“0表单”网上办理和“一张表单”综合受理模式,不断优化企业群众办事流程。
加强事项“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服务。梳理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161项,积极推动容缺受理,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在各级政务服务场所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区政务服务大厅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加强镇(街道)、村(社区)帮办代办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海拉尔区政务服务事项延时办理事项清单共计158项。
扎实推进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依托政府网站、内蒙古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政务公开特色专区、视频号等领域,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做好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工作,提升解读质量。针对民生问题设立专门信息公开专栏,回答网民留言,让群众的留言有答复,让网民关注更透明,让政府举措更公开。目前,发布信息2356条,召开新闻发布会11场,召开专题培训2期。狠抓热线“话务员”解答服务。截至目前,海拉尔区累计受理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建议、表扬等各类诉求23999件,位居全市工单总量第一,占比约40%,总体完成率93.60%,好评率92.20%,响应率87.90%,解决率87.224%。工单主要涉及住房管理、物业服务、供水供热、城乡规划建设、市容市貌等方面问题。为有效解决群众诉求,针对12345热线工单中涉及住建方面的诉求占比较大的情况,建立“1+9+X”工作服务体系,由住建部门牵头9家镇办和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形成合力,重点解决民生问题,以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2022年是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变革的一年,也是服务不断优化的一年,海拉尔区政务服务局率先完成了首个跨旗县“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和首例跨盟市“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这标志着海拉尔区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远程异地评标的新突破。
原标题:海拉尔区启动“八大引擎”开辟政务服务“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