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近年来,鄂尔多斯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围绕民生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擦亮“12345,有事找政府”民生品牌,2022年1月24日“接诉即办”运行以来,全市累计受理企业群众诉求30.9万件,办结率97.2%,日均1660件,诉求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5.7%、83.7%、97.2%。
“三率”考核 让“接诉即办”更顺畅
工作干得怎么样,只有群众才有资格评判。3月18日,全市“接诉即办”月度点评会召开后,各旗区委书记、旗区长,各旗区各部门比进度、查不足,相继召开月度点评会或调度协调会30余次,形成全市上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接诉即办工作质效明显提升。
鄂尔多斯市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接诉即办”工作全过程,建立以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一周一排名,一月一考核,考评结果采取周报,对企业和群众诉求办理质量差、推诿扯皮或谎报瞒报、不当退单等情形,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和通报,连续三个月排名后两位的办理单位列入作风建设“蜗牛席”,并按照有关规定由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门问责。
数据赋能 让“接诉即办”更便捷
“您好,我是鄂尔多斯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回访小助手,现在对您反映的事项进行回访,请问您反映的事项工作人员有没有及时联系您进行处理?联系请按1,没联系请按2……”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智能机器人”至6月1日以来累计智能外呼工单共计7420件,成功率达到71.83%。“大数据的应用大大缩减了我们的人工受理量,企业群众反映诉求速度也越来越精准越来越快。”回访工作人员樊燕说。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整合相关行业领域便民热线95条、党政领导信箱11个,同步归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政务服务网、差评回访整改等受理渠道,实现“一号响应、一口受理、一线通达”。建设12345热线平台3.0版,支持话务进出录音、话务监控、绩效考核、“三率”自动生成、5G视频诉求反映、智能知识库应用等39类功能模块。开通为企服务专线、重点项目代办帮办专线、政务失信投诉专线、医保服务专线,专人专班24小时受理解决企业群众诉求。实行12345热线平台与联网单位“移动办公”24小时双重在线,第一时间处置急难事件。4月开始,鄂尔多斯市12345热线平台上与自治区12345平台实现互通,下与旗区、园区、市直企事业单位、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联网,构建起“左右联动、上下贯通,全时受理、全域响应”的五级网络联动体系。
(图片来源:康巴什发布)
主动服务 让“接诉即办”更温情
“过去群众反映什么问题,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比较被动。现在我们主动全方位排查全方位解决,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在前面,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副镇长王学东说。
鄂尔多斯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聚焦群众所期所盼,紧急诉求1个工作日办结、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诉求3个工作日办结、相对复杂疑难合理诉求7天办结。建立“双派单”下管一级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首接负责制,分层落实主体责任,做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最大化缩短企业群众诉求办理时间。充分发挥嘎查村“两委”、社区居委会、基层网格员和驻村工作队“显微镜”作用,在开展信访维稳、入户走访、政务服务代办帮办等工作时,主动发现问题,提早一步解决,将矛盾隐患化解在未发之时。
与此同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每月定期梳理、汇总12345热线各类民生问题数据,科学研判城乡建设、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劳动纠纷、消费维权等多发性问题,提前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从“接诉即办”被动响应向“未诉先办”主动治理转变。(彭军 闫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