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28日电 春临高原,千山呈荣。鄂尔多斯市一系列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发出了发展动员令,吹响了攻坚冲锋号。当前,全市上下主动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紧抓项目不松手,跑出建设“加速度”,提升项目“里程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增添“新”的动能。
思想明,则行动笃。开年以来,正是因为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转型升级的“强引擎”,千方百计抓招商扩投资、抓落地促进度,该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得力的、成效是明显的。心有所向,未来可期。这就更需要全市上下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抓好项目建设,充分认识项目建设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作用,巩固拓展项目建设的良好态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把项目作为“稳”的支撑点、“进”的发力点。
紧抓项目建设,是牢记“国之大者”的主动担当。鄂尔多斯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使命重大,同时也承担着绿色转型的时代重任。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就是鄂尔多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效载体。紧扣落实“双碳”目标,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打造“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能源供应基地和国家现代能源产业基地。要将这块责任“磐石”变成能量“原石”,唯有以项目建设为“千斤顶”,才能以能源结构转型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有效延伸传统能源产业的长板,补齐新能源产业的短板,为着力稳定煤炭生产供应、着力优化新能源供给、着力推进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拓展“绿”空间、增加“清”能量,切实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
紧抓项目建设,是当好全区经济“稳”的压舱石、“进”的排头兵的积极作为。作为自治区第一经济大市,鄂尔多斯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治区对鄂尔多斯市的定位很准、期待很高。不论是全面推进稳工业、稳煤炭、稳供应、稳投资、稳消费、稳市场主体,还是助力自治区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都需要优质项目“打底”。纵观全市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投资大、质量高、拉动力强、联动紧密、产业链效应突出,是最明显的特点,这正是鄂尔多斯以行动作答自治区考题的有力见证。而要保持领跑全区之势,必须不断强化统筹观念、“链”式思维,以更多优质项目的开工上马压实“稳”的底盘、扩大“进”的成效,努力以全市的“稳”和“进”促进全区的“稳”和“进”,为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贡献鄂尔多斯力量。
紧抓项目建设,是鄂尔多斯实现“对标先进、追赶超越”的进取之方。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早春伊始,该市就发出了“对标先进、追赶超越”的动员令,号召各行各业向先进看齐、向标杆奔跑。充分利用好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的好时节,快人一步、先人一招,将项目建设看作引进新变量、创造新动能、培植新优势的必由路径。想尽办法做好“店小二”,花尽力气当好“急郎中”,充分释放《鄂尔多斯市支持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鄂尔多斯市对标先进建设最优营商环境行动方案(500条)》“人才新政30条”“科技新政30条”等一揽子政策红利,为项目建设提供“硬”支撑、优化“软”环境。唯此,才能加快改变产业发展“四多四少”状况,为壮大千亿产业集群、千亿有效投资、千亿实力旗区和千亿产值园区全面蓄势,才能创造更多“鄂尔多斯标准”,形成更多“鄂尔多斯模式”,树立更多“鄂尔多斯品牌”,在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中重塑新优势,再铸新辉煌。
踔厉奋发向春行,踵事增华迈新程。抓好项目建设,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全市上下必须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聚精会神谋项目,快马加鞭引项目,开足马力建项目,用项目建设的提质增效描绘出更加多彩的“鄂尔多斯之春”!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