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25日电 在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A级营业厅里,有一群兢兢业业走在电力服务最前沿的“花木兰”,她们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秉持着“同心”服务理念,以专业的窗口服务技能,细心耐心解决一个又一个用电业务问题,演绎同心暖心的动人故事。她们就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工人先锋号”“四星级班组”——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内勤班。
与职工“同心”
“临近月底,下个月的代理购电价格已对外公示,大家一定要熟记于心,做好客户服务工作。”班前会上,内勤班班长贾娟娟一边布置工作任务,一边为综合柜员们整理着装,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与窗明几净的营业厅相得益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该班组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开展政策宣贯,建立“日学习、月总结”的学习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把人人培养为业务骨干,为营业厅服务工作做足准备。
“客户前来办理业务,大家要了解客户诉求,提供最适合客户的办电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提升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月总结阶段,贾娟娟在为新职工苏锐进行考前指导,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为她“量身定制”能力提升方案。面对营业窗口繁杂的业务,如何让大家准确掌握?贾娟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要根据同事的不同性格,找准问题关键,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方法。”
在内勤班,“一帮一”模式是该班组的特色学习方法,由班组长牵头,各班组成员建立小组相互帮助,用自己的成熟技能帮助对方,进而实现双提升。在这样的模式下,该班组员工面对客户咨询都能做到“一口清”,对客户诉求都能够快速响应、得力处置。此外,她们还利用班后会时间,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只为能向每一位电力客户展示电力营业窗口最专业、标准的一面。
与客户“同心”
随着优化营商环境走向深入,该班组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在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内首个实现了综合柜员制实质化运作,打破了原有的分柜台受理模式,实现了窗口全业务受理。探索政企联动新模式,实现“码”上办事,流动服务岗、党员示范岗、现场收资等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真正做到与客户“同心”服务。
“我们积极探索政企联动新方式,实现政务数据与客户办电相结合,利用数据共享平台,无缝对接新、扩建的企业客户,超前获知客户用电诉求,第一时间提供优质服务。”内勤班班长贾娟娟说道。
“以前办电还需要跑到供电公司,现在我还在办理政府相关手续,电力部门就提前介入,询问我是否有办电意向,真是‘无感’办电!”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华源机动车检测公司负责人贾增峰向记者讲述他的办电经历。回想起办电期间,贾增峰赞叹道:“供电公司提前联系我,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我节约成本、尽快用电提供了很大帮助。”最初,贾增峰前往政府部门办理工程建设相关手续,当时虽有办电意向,但还没到申请用电的环节。办理期间,政府工作人员曾向他询问是否需要办电,他只是简单回复,并没有在意。“当天,我就收到了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询问我是否有办电意向。我很惊奇,距离我办理政府审批手续仅几个小时,信息传递如此畅通。”贾增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自从开展线上线下、服务追踪工作后,客户满意度明显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拉近了与客户的‘心’距离。”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张伟说道。
与企业“同心”
“小朋友,你知道家里的电都是怎么来的吗?”在电力体验厅,内勤班志愿者苏锐正在为社区的青少年进行电力知识科普。考虑到年龄较小的孩子,纯理论的电力知识科普并不适用,所以苏锐就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对电力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小朋友们观看着紧急抢修出动的场景、体验着脚踏发电装置、感受着轻微触电的感觉、享受着VR体验仓,脸上洋溢着阳光的笑容……
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电力体验厅是全国“电力科普教育基地”和鄂尔多斯市首家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作为集展示、互动、学习为一体的专业性科技场馆,致力于传播普及电力客户知识。该班组积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将业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在电力体验厅义务开展电力教育科普活动。
2021年至今,该班组累计开展体验厅志愿服务10余次,圆满完成各级参观和迎检工作,全年接待体验客户600多人次。为积极响应新形势下的新能源应用和绿色能源替代,内勤班还专门开辟该部分专区宣传体验功能,倡导低碳节能,通过互动+宣讲+体验的模式,让电力客户对新能源有了更深认识,进一步履行社会职责,发挥展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的窗口阵地作用。
文能窗口优服务,武能志愿做科普,举手投足间充分展现了电力员工的职责与担当。正是这一个个坚强的“花木兰”,坚守“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铸就优质服务的桥梁,用微笑点亮服务,用优质服务让鄂尔多斯市用电营商环境更优化!(兰宁 乔艳梅)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