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5月22日电 鄂尔多斯市始终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及自治区“六个工程”、全市“三个四”目标任务,以打造“暖城阳光交易”极优服务品牌为抓手,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让全流程电子化日臻完善,市场主体获得感显著增强,营商环境满意度稳步提升。
完善制度体系,促进公平竞争。一是联合市发改、住建等九部门制定《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实施方案》4.0版本,明确了全流程电子化改革、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等23项重点任务。二是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招标投标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强化主体责任、降低交易成本、加大改革力度、落实监管责任等方面提出18项具体举措,保障交易主体合法权益。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机制,推动投标企业充分竞争。二是鼓励中小微、民营企业与大型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投标。三是深化“评定分离”改革,逐步提高应用比例。四是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五是公开评分情况,倒逼专家评审客观公正。六是创新“不见面”服务模式,实现招标备案、交易登记、投标过程、办理保函、开标、评标、交易见证、合同订立、异议投诉、招标监管等十个“不见面”,实现“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跑”的嬗变。
推行减免政策,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分类减免投标保证金,工程建设项目服务标段免收投标保证金,施工、采购标段投标保证金上限降至招标项目估算价的1%,且最高金额不得超过40万元、25万元。二是推行电子保函“多元化”,电子保险、担保保函费率下调至1‰-3‰,切实减轻投标人现金压力,电子保函使用率达82%以上,累计为5.7万家市场主体释放保证金现金压力83.3亿元。三是实现CA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区互认、全程通用”。
2024年,鄂尔多斯市将继续聚焦市场主体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创新工作:一是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用地、用水、用气、用电、用热等要素保障市场化交易,建立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综合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一揽子交易”。二是创新“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机制。建成并应用“工程建设招投标监测预警数据研判系统”,通过对交易数据分析、研判,为各行业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凝心聚力促改革、奋楫扬帆闯新路,建设改革有深度、创新有高度、服务有温度的全国一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奋力书写鄂尔多斯“暖城阳光交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鄂尔多斯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和“闯新路、进前列”继续赋能助力。(包苏日古格 牛晶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