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7日电 3月29日至31日,内蒙古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4000兆瓦新能源项目接入系统及可行性研究评审会议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
据了解,上海庙至山东直流特高压输电通道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基地项目,该通道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上海庙出发,途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最终到达山东省。
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4000兆瓦新能源项目是国家批复的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待该通道建成后,每年可向山东省送电超过500亿度,约等于山东省全年用电量的1/10,每年减少燃煤消耗2520万吨,对践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能源转型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该项目涉及电网建设投资9亿元,需在2023年底全部建成。作为属地供电单位,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政企联动的内外部保障机制,推动属地政府对项目进度进行日汇报、周调度管理,及时召开专项会议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该公司在项目申报初期深度参与现场调研与规划方案编制,实现项目规划方案与电网规划的深度融合。并在接入系统报告编制阶段,前置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与鄂托克前旗政府、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动,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利用两周时间完成2座500千伏变电站、120余公里的输电线路选址选线工作,通过统一分发的模式两天内取齐所有协议文件,同时针对项目方案召开多次专项研讨会,确保方案落地可行。
在确认接入最优方案唯一性的前提下,该公司主要领导积极协调评审单位、内蒙古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有关部门,并邀请鄂尔多斯市能源局、鄂托克前旗政府群策群力,实现项目输电网规划、消纳报告、接入系统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体化联合审查。该公司分管领导亲自带队、计划发展部牵头组织实现了专业全覆盖参与审查,审查会上,与会人员听取了设计单位接入系统与可研报告成果汇报,并分组进行了讨论和审议,最终确定了4000兆瓦配套新能源以3回500千伏、8回220千伏线路接入的电网建设方案,真正做到多专业、全过程深度融合、无缝衔接,为项目后续推进节约至少2个月时间。
本次项目接入系统、可研一体化审查,开创了项目审查的先河,参与单位级别及广度也达到了历史新高,项目审查会议效果显著,得到了自治区能源局、电规总院及与会专家、单位的高度认可。
下一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将持续发挥政企联动作用,同步高效办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批复、土地预审与选址意见批复,力争尽早完成项目核准,全力保障该项目按期并网,满足地区新能源“大干快上”高速发展需求。(王宁)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