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7月3日电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近期,通辽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秉持“开放共享、高效智能、便民利企”的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事项精细化梳理工作,公布第一批全程网办事项清单,打造“网购式”政务服务新体验,实现“一触即达”“一点即办”,为企业群众提供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服务新格局。
整合资源,打通“数据关”。通辽市聚焦“数据赋能”,强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部门自建业务系统整合对接,目前,通辽市13个市直部门使用的34个垂建业务系统及公积金、公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解决了“网络不互通、数据不共享、业务难协同”问题,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出入口统一向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集中。二是以“蒙速办”APP为前端,融合各部门分散建设的移动端应用,建设全市一体化移动政务服务平台,解决不同平台间重复注册验证问题,实现“一次注册、多点互认、全网通行”,目前,全市“蒙速办”APP接入高频服务应用570个,其中“可查”应用接入309项,“可办”应用接入261项。三是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立起网上申请、网上签章、网上受理与审核、电子证照互认的“零见面审批”“无纸化办公”模式,申请人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和手机APP完成业务办理,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此外,市旗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还提供结果免费邮寄送达服务,助力办事群众“零跑腿”办业务。
健全机制,再造“流程关”。通辽市聚焦政务服务“三化”建设,构建极简政务服务环境。一是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通过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标准统一、严格执行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全市43个部门、9个旗县市区政务服务事项在同等条件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二是推动事项办理“规范化”。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务服务管理部门依据业务变化和实施情况提出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或实施清单的申请,审核发布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实现全市8万多个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动态更新、联动管理。三是推进网上办事“便利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市本级、旗县(区)、苏木乡镇(街道)全覆盖,让网上政务服务惠及更多基层群众。目前,全市进驻平台事项8.1万个,共汇聚办件261.4万件。
靶向发力,严把“服务关”。通辽市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体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优化调整和拓展延伸。一是推广“免证办”服务。目前,通辽市跟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不动产权证书、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健康证、残疾人证、营业执照等213类证照已实现电子化,全市已完成196类证照、17类批文的电子证照汇聚工作,共汇聚超395.6万条证照数据,签发电子证照395.2万余张,签章率达到99.91%。实现35类高频电子证照全国互认,市旗两级超8千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二是推进与自治区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对接,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全面实现全市“好差评”线上全覆盖、线下全联通、数据全汇聚、结果全公开,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三是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梳理公布第一批全程网办事项清单,打造“网购式”政务服务新体验,实现“一触即达”“一点即办”,为企业群众提供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服务新格局。目前,市本级35个部门1004个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网办率达到72.59%。
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辽市企业群众“网上办”“掌上办”业务量达36万余件,在降低办事成本的同时,真正让企业群众体验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接下来,通辽市将始终聚焦“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打通数据壁垒,推动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以数据赋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