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5月22日电 2023年以来通辽市民政局聚焦公共养老服务工作难点、问题堵点、服务要点,重细节、抓基础,全力提升公共养老服务水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着力推进养老机构改革,促进医养结合。增加医养结合机构数量,提升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占比,提高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全市已有17所医养结合机构在国家医养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内备案,59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98个养老机构和7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已全部与医疗机构完成签约合作。全市共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11所,已全部设立老年病科。全市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到80.38%。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开通率达到100%。
二是着力规划养老资源,平衡城乡养老供给分配。持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提升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2023年在原有59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新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0个,全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全面建成。新建乡镇级养老服务设施50个,村级养老服务设施378个,改造农村互助幸福院20个,初步建成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三级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三是着力完善政策,健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机制。支持引导专业院校办好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加大养老护理员培养力度。推动通辽职业学院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开设养老服务相关课程,加大养老服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力度;同时发挥开鲁县中心敬老院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护理员实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工作,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推动建立我市养老服务人才梯队式培养培育机制。2023年,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1000人次。
四是着力完善智慧养老平台,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建设。加强通辽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信息归档,畅通系统内居家养老、家庭医生、家政服务、助餐外卖、康复护理、适老化改造等几大类服务,实现一体融合、线上线下对接,市、旗、街道、社区四级联动,覆盖全市的智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通辽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现已录入121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29.8万条老年人信息。2023年将录入近30万条老年人信息,完成全市老年人信息归档任务的100%。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