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发改委:政策兑现由“多头办”变为“一窗办”
为深入贯彻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推动《通辽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行动方案》落实见效,通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和公众作出如下承诺: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一)开展政务失信治理。一是全面梳理各地区2022年以来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在合同(协议)中承诺的优惠政策,督促各地区依法依规兑现符合条件的政策条款。二是建立健全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推动相关政府机构及时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三是建立政务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将“新官不理旧账”、失信违约、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信用记录,在各类评优评先、资金拨付中作为参考。
(二)建立重点领域、人群信用档案。在医疗、教育、司法、消防、税务、中介机构等行业领域探索建立重点人群信用档案,完善记录机制。对存在严重不良行为的依法实行行业禁入等惩戒措施。
(三)强化数据征集。建立《通辽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通报约谈机制》,形成常态化及时录入,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发生。
(四)持续推动政务诚信评估。按照自治区政务诚信评估标准,依托“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情况监测评估系统”,按季度编制《通辽市政务诚信监测报告》,指导各地各部门提升政务诚信水平。
优化惠企政策兑现流程
(一)推进惠企政策一站通达。在市旗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分产业对现行有效的惠企政策从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所需材料等方面进行细化梳理,分批次编制惠企政策兑现实施清单,纳入“惠企政策兑现窗口”,政策兑现由“多头办”变为“一窗办”。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设置惠企政策专区,推进惠企政策一站通达、集中发布、集中解读、精准推送。
(二)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数据汇聚共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政策主动推送,企业无需提出申请,即可享受政策红利。建立健全“免申即享”工作机制,率先推送落实一批“含金量高”、企业获得感强的惠企政策,探索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免申即享”改革,最终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覆盖。
强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监管
(一)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监管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领域信用机制、“标后履约”管理机制,完善投诉处理超期预警机制和兜底受理投诉机制、违法案件协同监管机制。
(二)依法依规开展日常监管工作。会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加强对中介机构、评审专家的日常行为评价和管理,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通过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标后履约”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持续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梳理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的政策文件、运用自治区监管一张网在线监管等方式,打击弄虚作假、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监管执法中发现的涉嫌违纪或犯罪证据充足的案件,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公安机关。
以上承诺,敬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
监督举报电话:0475—8835488
通辽市文旅广电局:差异化打造各地特色文旅融合项目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工作要求,结合市文旅广电局工作实际,现公开承诺如下:
一是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动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月底前完成新建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35家以上。积极争取购书资金和社会支持,逐步提高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推进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功能融合,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
二是强化优秀文化供给,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常态化开展惠民演出服务活动,组织开展音乐会《春风十万里》等优秀剧目巡演,6月底前市旗两级乌兰牧骑开展“精品演艺进景区”活动60场以上,各级文化场馆、国有文艺院团等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演出、“送欢乐送文明”下基层文艺汇演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500场以上。
三是加强数字化建设,促进智慧文旅发展。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推进数字阅读、网上博物馆、数字非遗等服务,推动智慧图书馆、博物馆等数字化创新。制定通辽市智慧文旅建设方案,纳入市大数据中心智慧综合管理平台整体框架内。
四是繁荣文艺创作生产,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围绕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现代化通辽的发展实践,组织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挖掘创作《家书》《彩云飘落的地方》等精品舞台剧。7月底前开展2期以上国有文艺院团素质提升培训班,新创作文学艺术作品200件以上。
五是深度推进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坚持以会促建、以会促变,办好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差异化打造各地特色文旅融合项目。启动大青沟5A级景区创建工作,指导孝庄园、草甘、珠日河等景区提档升级,提升全市24家A级景区品质内涵及服务能力。打造“探源西辽河文明,漫游科尔沁胜境”文旅品牌,做好整体宣传策划和营销推介,更新全市文化旅游宣传片,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要平台和重要时段的宣传推广。举办好科尔沁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以全域全季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带动文旅消费,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以上承诺,敬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
监督电话:0475-8835338
通辽海关: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时效
按照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和《通辽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方案》要求,通辽海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通辽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现承诺如下:
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1.高质量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提前申报等业务改革,优化“7×24小时”预约通关保障机制,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全力提高通关时效。
2.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畅通关企沟通机制,做到便利措施第一时间推送,业务咨询第一时间解答。
3.支持进出口企业应用“单一窗口”办理进出口业务,积极落实进口关税配额商品通关无纸化改革,提高关税配额商品通关效率。
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工作
1.设立出口鲜活农产品查验“绿色通道”,依据企业申请落实优先查检等“绿色通道”服务措施。
2.为供港澳活牛实施预约检疫和监装,采取“一车多证”出证模式,节约企业运输成本。
全力做好助企纾困工作
1.加大AEO企业培育力度,为守法规范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工作,主动帮扶失信主体重塑企业信用。
2.大力推广经核准出口商制度、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等便利措施,帮助进出口企业用好RCEP政策红利。
以上承诺,敬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
投诉监督电话:0475-8253132
原标题:亮承诺 表决心 明担当——我市各地各部门出台“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