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春天,赤峰春意萌动,百舸争流。
这个春天,我市不少旗县区的“开年第一会”都聚焦招商引资,“锁定”优化营商环境。如何在赤峰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让“信用赤峰”这块招牌更加光鲜亮丽?记者进企业、到园区、访专家,寻找市场主体选择并爱上赤峰的答案。
答案一:法治保驾护航
法治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法治的完善程度,决定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强度。
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有一面“法证先锋人民卫士”的锦旗,表达了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对法院和承办法官的浓浓谢意。
2022年,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蒙都羊业重整计划。上海蒙太威投资有限公司与内蒙古欣都食品有限公司作为联合投资人对蒙都羊业进行重组,经过两年零一个月的努力,公司重整工作顺利完成。
蒙都羊业重整成功,不仅化解了债务危机,有效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解决了500余名员工的就业问题,而且将持续带动当地肉羊产业发展,可以有效促进6000余户农牧民增收致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对做优做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法治是最好的“定心丸”。在法治的庇护下,民营企业敢于追梦、敢于创新。截至2023年12月,我市开展“法治助企安全护航·赤峰律师在行动”等活动,累计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253次、调处企业矛盾纠纷187次、为165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制定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16条措施,全市新增市场主体6.15万户,总数达40.47万户;持续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动态调整后保留10项,实施告知承诺制共12项。
答案二:服务高效便捷
“没想到我在外地也能办理营业执照,而且当天就办理好了,‘视频办’真是太方便了。”2023年10月10日,喀喇沁旗政务服务局依托市政务服务局推出的市域通办“视频办”功能,让身处外地的汪先生顺利办理了营业执照。
汪先生想在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开设一家矿产品销售门市,但是本人在外地,无法到柜台办理。于是,汪先生就在政务服务网“视频办”专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喀喇沁旗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通过线上渠道远程提供了“面对面、一对一”的业务办理服务,快速为汪先生办理了事项。
市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对标一流、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结合中心“掌上办”“延时办”“容缺办”等特色服务,在大厅开辟“绿色通道”,为项目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精准化的咨询指导及帮办代办服务,通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跟踪包办的方式,有效对接招商引资项目,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已为254个项目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答案三:政策有感有温
让民营企业家有信心有意愿留下来、待下去,关键要让民营企业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何为获得感?赤峰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说道:“过去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现在我们敢想敢做了。”从“敢想不敢做”到“敢想敢做”,其实就是民营企业获得感最真切的表达,同样也是政策暖心最直观的体现。
从有意向到签约历时41天,从签约到开工历时30天,从开工到项目主体基本建设完成历时53天……位于东山产业园的年产3600吨高性能光伏钨丝及制品研发制造项目,一路跑出了“赤峰速度”,于2023年底正式投产。
“看到家乡如此重视人才,推出实实在在的政策,真的让人感动又自豪。毕业后,我希望能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将所学所得用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2023年,通过翁牛特旗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被引进到旗审计局工作的内蒙古大学经济系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滕文旭说道。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不断推动人才政策“创新迭代”,全市共设立29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开拓“文明红山·青春赤峰”校园招聘引才新通道,在全区首次提出“事业编企业用”政策,发挥事业编制最大效用,全力破解企业引才难题,助力企业发展。
不仅如此,我市一系列特色创新服务惠企和便民实招,让企业和群众得到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并纷纷点赞。
在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的基础上,我市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赤峰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3个纲领性文件。分类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打造“蒙速办·赤诚办”服务品牌攻坚行动方案、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方案、法院诉讼服务十项便民举措等8个方面、30余项制度规范,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指引和有效保障。
每一个春天,都被寄予希望。相信赤峰、相信产业、相信未来。(记者 李震宇 王丽超)
原标题:水积鱼聚木茂鸟集——寻找市场主体选择并爱上赤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