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保稳提质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赤峰海关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跟踪分析当前赤峰市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关区实际和地方政府、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于近期研究制定出台《赤峰海关优化营商环境22条措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以营商“软环境”培育赤峰市外贸发展“硬实力”。
前不久,赤峰海关新出炉的一组数据让人欣喜:今年第二季度,赤峰地区对日本出口荞麦及其制品13批,共784吨,已全部进入日本市场。要知道,作为中国荞麦的主产区,赤峰荞麦并不是第一次对日本出口,且出口日本数占总出口数的80%以上。这组数字的背后有着一个关、地、企三方同力协作恢复对日本出口荞麦的故事。
2022年11月,日本连续多次通报中国产荞麦及其制品吡氟氯禾灵超标,其中赤峰一荞麦龙头出口企业的3批产品被通报。接到通报后,赤峰海关第一时间进行退运核查,同时帮助企业开展风险分析研判,提出整改建议。与企业注册地翁牛特旗政府、出口企业先后4次召开座谈会,围绕荞麦出口质量控制、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实验室检测等方面广泛交流研讨。在关、地、企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第二季度,赤峰荞麦终于恢复出口日本。
急企业所急,赤峰海关的企业帮扶举措不止于此。日前,赤峰海关负责人带队走访调研赤峰云铜、凯峰商贸、海创牧业、益加盛等25家企业,收集各类诉求、问题21项,采取多项务实措施,已解决16项,5项持续推进中。
帮扶措施如何落到实处、体现在进出口企业身上,也是海关部署的重点。赤峰海关夯实自贸协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关注各类自贸协定关税减让政策的实施和变化,分类推送给辖区企业,及时了解企业运用原产地规则享惠情况。开展优惠贸易协定实施效果跟踪分析,助力企业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提升自贸协定利用率。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宣传、解读,帮助出口企业享惠RCEP项下关税减免。宣传经核准出口商制度,推广“智能审核”“自助打印”“24小时预约签证”服务。1至7月份,赤峰海关共签发原产地证书2106份,货值约11.1亿元,为企业减免给惠国关税2579.4万元。
海关是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抵御外来物种跨境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赤峰海关始终聚焦维护国门生物安全职责。6月15日,3795头种牛经海运抵达锦州港,赤峰海关关员坚守港口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保障了种牛顺利接卸远程运输入场,经过45天的隔离检疫,关区首批进境种牛在赤峰辖区内蒙古海创牧业进境种牛隔离场顺利解除隔离,3781头新西兰种牛获准放行。
中欧班列“赤峰号”的开行为赤峰打通了向北开放外贸新通道。为保证国际物流大通道高效畅通,赤峰海关持续优化中欧班列作业流程,强化智能卡口应用,加快车辆周转,全力提升监管和通行能力。同时,依托24小时预约通关等便利化措施,从企业申报到办理通关手续,帮助企业抢抓时间节点,拓展国际市场。
据统计,年初以来,中欧班列“赤峰号”已累计发行9列,货值达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373%。借力中欧班列,赤峰这样一座原本缺乏外贸地理优势的内陆城市,逐渐成为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节点城市,助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动力十足“转起来”。
赤峰海关一系列举措促进口岸通关效率稳步提升,监管作业流程持续优化,惠企服务措施更加精准,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有效拉动了全市外贸增长。今年上半年,赤峰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4%,位列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和2个单列市中的第4位,占同期内蒙古进出口总值的11%。
“下一步,赤峰海关将持续推进外贸保稳提质,挖掘本地区产业优势,利用好属地通关查验便利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赤峰地区外贸企业抢占国际市场,让进出口企业把握住更多的发展机遇。”赤峰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