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7月7日电 为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事的良好政务环境,阿鲁科尔沁旗政务服务局自2023年4月份起,在前期“就近办”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依托“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成果,聚焦基层能办事、办成事、好办事,加快推进“赤诚办·委托办”品牌创建。
目前,已梳理苏木乡镇(街道)委托可办事项67项,可全程办结事项37项,可在苏木乡镇(街道)出证事项6项,22个事项可出具审查结果。
聚焦基层能办事,坚持全旗一体统筹谋划
一是顶层设计把方向。制定“委托办”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关于深化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受理事权下放的通知,对政务服务委托办作出系统部署。制定集合“委托办”综合窗口运行规范、限时办结制度、办件材料流转存档制度等《赤诚办·委托办工作手册》,推动“委托办”事项办理、运行管理、监督管理等规范运行。
二是分步推进办理事项。按照成熟一批、推动一批原则,优先聚焦基层群众办事需求高的医保、社保、民政、市监等民生事项予以下放,并实行动态管理。公众号形成“赤诚办·委托办”专题板块,通过蒙汉双语视频形式发布事项清单。政务服务局组织协调部门进行业务培训指导,苏木乡镇(街道)进一步做好事项承接落实。
三是资源下沉协同办。为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创新打造“1+14视讯同屏”工程,建立旗乡两级大厅联办机制,实现旗级大厅和乡镇大厅实时连线,安排专人解答政策和业务咨询。建立“三级联动服务”《钉钉》群,开展“有问必答”服务,实时反馈业务咨询,推进旗乡村三级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旗乡两级综窗人员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一名旗级综窗人员对接一个苏木乡镇,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扶助机制,已完成业务帮扶4次。
聚焦基层办成事,坚持质效最优多管齐下
一是优化窗口设置。每个苏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2个综合办理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将民生类事项纳入综窗,实行一个窗口受理,负责事项的咨询、受理、要件传递、证照发放等工作。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全旗16个苏木乡镇(街道)综窗人员跟岗轮训学习,采取周培末考、实操比武等形式,提升综窗人员业务水平。目前已开展各类业务培训与能力测试2场,苏木乡镇(街道)派驻到旗政务服务中心综窗轮岗学习33人次。
三是深化服务延伸。对于有需要的困难群众精准定位,提供上门服务事项办理。村级创新推行“1+N直办+代办”网格服务新模式,将嘎查村(社区)民政协理员、医保社保专员、计生专员等办事员“多员合一”,在村级构建由1名直办员+N名网格代办员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的帮代办工作体系,将村级可办事项全部纳入帮代办服务事项清单。
聚焦基层好办事,坚持服务全程监督评估
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围绕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持续做强“1+1+16+258+N”的政务服务体系架构,即1个线下旗级政务服务大厅、1个线上综窗受理平台、16个苏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58个便民服务站,N个社银合作便民服务点,促进政务服务提质提效。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聚焦基层办事群众文化程度不一、老年人比例较大等现状,多角度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微信群转发、“村村响”广播、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政策宣传。依托基层日常文体活动、村民大会、集市间隙进行“见缝插针”式的宣传引导。
三是强化考核评价。将“委托办”工作纳入对部门、苏木乡镇(街道)考核内容,不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建立投诉问责、倒查追责的责任追溯机制,对“委托办”事项落地实效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大力推广“码”上监督服务,全面畅通社会监督和评价渠道,倒逼工作落地见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