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20日电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家门口办”,阿鲁科尔沁旗政务服务局坚持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为目标,围绕“1234”工作总体思路,即“一个体系、两个基础、三个优化、四项举措”,创新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办”改革,不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全力夯实阿鲁科尔沁旗“无缝隙”特色政务服务品牌。
构建一个体系,深化“就近办”服务链条
为加快推进基层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制定《阿鲁科尔沁旗全面深化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阿鲁科尔沁旗全面推行全旗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加强村级帮办代办服务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旗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在硬件设施、功能布局、窗口服务、大厅管理等方面规范统一,着力构建“纵向三级联动、横向高效协同”的“1+16+258”政务服务体系(1个旗级政务服务大厅、16个苏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58个村级便民服务站),打造更加规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夯实两个基础,筑牢“就近办”服务之基
事项梳理精细化。坚持“先认领到位,再全面提升”原则,围绕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残疾人服务、户籍办理等重点领域,认真开展调查摸底,逐项梳理“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形成“就近办”事项清单。截至目前,共梳理“就近办”乡级政务服务事项、村级可办事、代办事项(旗乡两级联办、乡村两级联办、旗乡村三级联办)、网办指导事项共88项,为开展“就近办”改革奠定基础。
平台使用集成化。为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审办标准,加强综窗平台“线下一窗受理系统”使用效率,将综窗平台使用延伸至全旗16个苏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58个嘎查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为乡村两级帮代办工作人员配置平台登录使用账号,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降低群众办事成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加大市监、社保、医保等平台应用,以“网上办、居家办”提升“就近办”服务水平。
聚焦三个优化,提升“就近办”服务能力
优化窗口设置。在全力做好旗级政务服务大厅“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基础上,将该服务模式下沉至乡级便民服务中心,在每个苏木乡镇街道设置2个综合窗口,负责对办事群众高频事项的咨询、受理、要件传递、证照发放、旗级事项代办及旗域内通办事项受理流转等工作。
优化场所环境。对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政务服务场所名称进行统一。规范设置所有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区,实现“八有”目标,即有帮办代办窗口、有代办人员、有办公设备、有办事指南、有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有代办员责任清单、有制度机制、有工作台账。
优化窗口服务。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帮办代办、延时服务、限时办结等服务机制。组织开展全旗16个苏木乡镇街道“就近办”综窗业务和礼仪培训,通过业务部门现场授课、现场实操等形式,提升乡级便民服务中心事项承接能力,推动“就近办”下沉的深度与广度,让群众真正享受“就近办”的优质服务。目前已完成2批次“就近办”综窗业务和礼仪培训。
强化四项举措,创新“就近办”服务模式
资源下沉,实现“协同办”。为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创新打造“1+14视讯同屏”工程(1个旗级政务服务大厅、14个苏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联办机制,实现旗级大厅和乡镇大厅实时连线,安排专人解答政策和业务咨询。探索推进旗域通办,推动旗乡两级政务服务网点高效协同,规范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管理,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现阶段“视讯同屏”设备采购已完成,正在进行安装调试,待安装完成后正式投入使用。
一枚印章,实现“高效办”。为方便群众“就近办”,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便于进行远程监管,创新启用“电子云章”系统。将苏木乡镇各审批用章,统一为“苏木乡镇人民政府”一枚印章,方便审批事项只盖一章。同时,按照“先试点、后普及”的原则,选定新民乡为试点乡镇,在全乡17个村率先启用“电子云章”,实现办事群众使用云章网上审批,有效防范村级违规用章风险,使办事环节更加廉洁高效。
服务前移,实现“帮代办”。积极创新推行“1+N直办+代办”网格服务新模式,将嘎查村社区民政协理员、医保社保专员、计生专员等办事员“多员合一”,在村级构建由1名直办员+N名网格代办员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的帮代办工作体系,将村级可办事项全部纳入帮代办服务事项清单。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爱心帮代办和上门服务,建立帮代办服务台账,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码”上监督,实现“规范办”。为有效畅通监督渠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办事窗口履职效能,按照旗纪委《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纪委陪您办”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大力推广“码”上监督服务,做到旗乡村三级全覆盖。群众在窗口办事过程中遇到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甚至是“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等作风建设问题时,均可以通过扫描旗纪委“码”上监督二维码,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线上监督,让监督“触手可及”。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