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满载期望、奋楫扬帆的季节。走进赤峰高新区东山产业园钨钼高端合金材料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只见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数台工程机械轰鸣作业,施工车辆往来穿梭,百余名工人奋战在建设一线,全力抢抓工程进度,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想到,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继项目接洽到签约历经41天、签约到开工历经30天后,短短两个多月,奇迹发生。从签约到施工,钨钼高端合金材料制造基地项目跑出的不仅仅是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更是“赤峰效率”的生动体现。
大项目、好项目孕育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是激活赶超跨越的“新引擎”。如何让项目建设真正“跑起来”,早日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赋能?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唯有如此,项目建设才会提速、提速、再提速。
对此,内蒙古星耀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明深有体会。“项目能够迅速顺利推进,这要感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赤峰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我们享受到了‘保姆式’的贴心服务。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项目进度,高新区、高投公司的领导和多位工作人员吃住在项目指挥部,多次现场调研、召开会议协调建设事宜,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没有后顾之忧,王国明对项目建设信心倍增,他说:“目前,压延车间与合金车间的土方开挖、基础清槽、基础垫层、主体墙板预埋等建设已完成,食宿楼主体工程也已封顶,企业正开足马力按照时间节点加紧推进下一步工作,预计11月15日全部完工。”
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一环扣一环地提高速度,一茬压一茬地推进项目,提速提质提效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良好营商环境的支撑与助力,是赤峰高新区全力以赴为企业保驾护航的生动实践。
作为园区的服务保障主体,今年以来,赤峰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100条优化营商环境“硬核”举措,围绕擦亮“蒙速办·赤诚办”政务服务品牌,始终秉承“千忙万忙没有项目就是白忙,千事万事企业发展才是大事”的理念,聚焦服务市场主体,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依托“项目管家”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加强高新区内外部门高效协同,全力推进项目提速落地和加快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积极推动保绿铜尾渣综合利用项目、明岳高端氟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切实高效保障重要项目尽快落地,以项目建设提质增速,保障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预定目标。
赤峰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永丰介绍,高性能钨钼合金制造项目投资14亿元,占地233亩,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光伏产业,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与赤峰高新区发展产业定位较为契合。项目签约后,高新区充分发挥“产业链主”和“项目管家”职能,发扬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高新精神,克服疫情影响,一周内完成市委、市政府决策程序,同时全程帮办项目立项能评安评环评等前期手续、对接职业院校解决企业用工、联系工商税务银行开户、安排项目人员生活保障,让项目方拿出更多精力投入建设之中,充分体现了赤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新速度。总体来看,从项目接洽到建设完成用了5个月时间,预计设备安装、培训员工和试生产用5个月时间,计划2023年4月份投产运行,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4亿元、税收2亿元,亩均税收达到85万元。
原标题:以“营商”换“赢商”推进项目建设大步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