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6月9日电 乌海市司法局以“五心”服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责任落实,让企业更安心。聚焦市场主体难点、痛点、堵点,出台“乌海市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方案”和“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指导方案,以“法治良好”为工作目标,梳理整合具体举措、明确责任,狠抓推进落实。局党组书记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亲自组织研究、推进工作。定期以书面、会议、督导等形式调度司法行政系统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工作。
规范执法司法,让企业更放心。落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群众措施,实现审批服务便利化,市智诚公证处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预约办证、延迟下班”制度,为中小企业办理融资借款合同抵押登记等,助力企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办理证据保全类公证案件,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在最短时间内得以维护。
优化法治服务,让企业更暖心。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开展重点企业包联服务、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活动,开展“法治体检”“法律服务进万家”“司检合力四个一”“‘法雨’知时节,‘润企’细无声”等活动,与企业结对子,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利用“法在身边”“‘八五’普法第一线”等媒体平台,传播法治声音,助力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坚持征求问效,让企业更舒心。依托新媒体,针对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效果不明显等9个方面发布“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征求意见公告、调查问卷。创新“四个一”工作模式,即进行一次走访、发放一份问卷、送达一封纳谏信、开展一次普法宣讲,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深化环境治理,让企业更顺心。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执法案卷评查标准,进行重点检查,倒逼行政执法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抓好法律顾问制度的落实,健全落实合法性审查程序和相关配套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清理与政策不符、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规定,解除制约企业发展的“紧箍咒”。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