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12月9日电 为全面落实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营商环境精神,乌海市生态环境局乌达区分局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服务质量。
强化服务意识。为了推进乌达区经济更好发展,乌海市生态环境局乌达区分局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拟建项目初期工作中,凡重点建设审批专班包联项目中负责项目,确定专人积极与项目单位对接、联系,做到有问必答、有呼必应,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保姆式”服务,主动为项目单位提供前期咨询服务,并跟踪了解项目单位审批手续办理进展情况,为项目单位提供合理化建议。同时,督促环评机构加快编制进度,积极协调上级生态环境部门,最短时间内完成环评审批,全力为重点建设项目做好服务工作。
压缩审批时限。乌海市生态环境局乌达区分局依据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授权,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紧盯审批进度“节点”、让企业“轻装上阵”,在项目单位提供资料齐全后,我分局当日即可受理,并将审批时间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该项举措进一步减少了项目环评审批环节,提高了审批效率。
提升服务水平。针对业务工作的目标任务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为进一步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提出的排污许可登记事项、总量指标审批、各项涉企表格填报,台账报送等三项目标任务。一是排污许可登记事项,主要采取通知一步到位,事项程序一次告知,登记全程帮助的措施;二是总量指标审批,报送审核资料一次通知到位,审核过程问题一次告知,审核通过立即办理;三是各项涉企表格填报,台账报送,全程帮扶,电子化办公,远程办公,非重要事项不跑腿的措施。依靠提高工作人员职责意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办事人员奉献精神,办事采取即接即办,办事人员有其他任务互相补位办理,确保承诺不落空,事事有人管,有人办,能办好,能立即办的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政务服务,积极优化营商环境。
寓服务于执法。创新环境执法模式,将环境日常监管和监督执法有机整合。强化对企业的行政服务和指导,聘请园区企业总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内知名专业公司等权威专家对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变环境执法“事后查处”为“事先服务”。对发现的企业违法行为,区别违法情节,可立即整改的督促企业立即整改,可限时整改的责令企业限时整改,切实做到“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
向管理要效益。大力推进智慧环保,打造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增强职能监管、全域监控、服务共享、辅助决策等能力。强化队伍素质培养,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环境执法管理技能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环保队伍综合能力素质。凝聚“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竞争”的思想共识,坚持“环保为民”理念,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意识,讲规矩守纪律,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服务质量,杜绝“庸懒散浮拖”问题,对在营商环境建设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努力做到支持创业真心实意、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环境维权尽职尽责。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