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11月22日电 乌海海关找准身份定位,积极发挥隶属海关职能作用,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做企业对外贸易之路上的蒙师、镖师、导师。
做好“蒙师”,细密化政策保障,启蒙企业外贸开局第一步
用好政策指引。结合辖区企业特点,出台乌海海关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具体措施24条,为经济贸易向稳向好提供政策保障。不断推动政策落地,大力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业务改革,通过电话、企业工作群及座谈等形式宣传“提前申报”政策便利和适用条件,设立“提前申报”专岗,引导企业用好“提前申报”,不断提高提前申报应用率。
规范企管作业。严格执行“多证合一”备案规定,精准推送数据,指导企业正确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多证合一”途径办理备案,对于信息不完整的主动联系企业进行完善,持续提高“多证合一”途径企业备案比例。2021年1-10月,共新增进出口收发货人备案18家。
当好“镖师”,严格化流程管理,护航保障企业生产经营
提高查验效率。依据危险化学品进行抽样送检的检测结果,结合“一厂一品一案”对危险货物企业开展差异化监管,灵活进行预约报关、查验、结关。针对辖区范围大、出口危化品种类多的特点,根据企业地理位置,将危险货物生产企业划分为3个查验区域,实行24小时预约制,对企业统筹安排,集中开展下企监管工作,压缩路程损耗时间,提高查验效率。
压缩通关时间。梳理全部通关单的时间节点,排查通关环节中的堵点,分析影响通关时间的主要问题;开展报关单监控工作,重点关注已申报未接单、已接单未放行报关单,对于监控发现的拖慢整体通关时间的问题苗头及时处置;引导企业使用提前申报,大幅提高提前申报应用率。
干好“导师”,常态化服务指导,指引解决企业外贸难题
密切沟通联系。1月-10月,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针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辖区进出口企业开展调研15次,深层次了解企业关切;召开一对一“政策找企”服务工作座谈会17次,面对面做好答疑解惑、政策宣传工作,累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48项,发放宣传资料40余份。
强化宣传指导。结合线上直播、下厂宣传、实地指导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AEO认证等方面的政策宣传,主动指导出口原产地证书申领企业,提升原产地证书申报准确率,依据最新政策变化,及时开展线上专题培训,提高行业竞争力。十月份各类原产地证书签证数量、签证金额同比上涨140%和566.7%。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