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25日电 今年以来,包头市九原区信访局探索推行信访“红色代办”制度,变“等群众上访”为“替群众代办”,变群众“自己跑”为干部“代理跑”,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跑出了为民服务“加速度”。
建设信访代办平台,精准把脉社情民意
信访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过去,群众有诉求常要在社区、街道、职能部门之间来回跑,办事效率低、体验感差。为此,九原区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开展信访工作的形象窗口、了解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全力提档升级信访接待服务场所,完善为民服务机构体系。以区、镇、村三级信访场所为依托,区级设立区信访代办服务中心、“红色代办”窗口和接待室,各苏木镇、街道设立信访“红色代办”服务站,村、社区设立信访“红色代办”点,每天安排专人驻站(点)服务,明确代办内容、办事程序、服务项目和工作要求,对所代办的每一件信访事项承诺办结时间,做到随时受理,限时办结,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大力拓展群众诉求渠道,通过网上信访、视频接访等形式,坚持走好新时期网上群众路线,实现信访网上投、业务网上办、结果网上评,推动信访工作向“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标转变,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来访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到各级“红色代办”站(点),通过“红色代办员”的引导和帮助,反映问题的流程简便,真正做到了“省时、省力、省心”,为“红色代办”速度点赞。
组建专业代办队伍,跑腿代办服务全程
区信访局把局机关干部职工纳入“红色代办”服务员队伍,全程跑腿代办。局主要领导作为信访局1号“红色代办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亲自代办,和信访群众沟通零距离。每天安排一名局班子成员在区信访代办服务中心现场提供代办服务,帮助信访人梳理问题来龙去脉、寻找问题解决办法、协调推动问题化解。全区建立由各苏木镇、街道包村科级干部,嘎查村、社区网格员等52名代办员组成的“红色信访代办员”队伍,采取指定代办、主动代办、委托代办三种形式,为信访群众提供办理事务、解决困难等跑腿代办服务。结合日常工作,动员党员干部、网格员等进行信访矛盾摸排,主动发现问题苗头,积极对管辖范围内的信访事项进行代办,帮助反映诉求,解决问题。
规范信访代办流程,闭环提升化解效率
健全完善接访即办、跟踪督办、沟通协调等机制,进一步规范“红色代办”程序,提升工作质效。在群众来访、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时,区信访代办服务中心值班领导和在岗接待人员既为首接员,又是代办员,也是责任人,做到第一时间登记备案并分流交办,全程跟踪督办,直至工作流程终结。用好用足“三函一约谈”(工作提醒函、重点督办函、问责建议函、工作约谈)和“三项建议权”,全面压实化解责任,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当地,让群众合理诉求“最多访一次”,真正提高信访事项办理处置速度。区信访局定期跟踪全区信访“红色代办”事项的办理进度及办理质量,按照“谁代办、谁交办、谁督查、谁审核”的原则加强督查,跟踪了解信访代办事项的办理情况。“红色代办员”按照登记受理、签订委托书、启动代办、跟踪反馈等,从代办之日起,每周至少与信访群众见面一次,始终保持电话热线联系,及时通报代办进展情况,做到“事心双解”。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